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紅山區:社區經濟惠及千家萬戶

2025年10月15日08:2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10月10日清晨,赤峰市紅山區長青街道火花社區的“合眾超市”剛開門,居民呂亞峰就拎著菜籃子走進來。“買二斤雞蛋、一提衛生紙,這積分又能抵物業費啦!”他指著收銀台旁的積分公示板笑盈盈地說。

  超市貨架上日用品整齊排列,價簽上“社員價”與“積分兌換”的字樣,正是紅山區社區經濟為群眾生活注入的溫暖與實惠。

  社區經濟的誕生,源於居民日常的“急難愁盼”。老舊小區下水道堵塞、雙職工家庭孩子照看難、社區活動空間不足等細微卻真實的需求,成為紅山區深耕社區治理、厚植民生福祉的發力點。

  為發揮居民主體作用,紅山區指導各街道社區黨組織廣泛征求民意,針對無物業、無托養等問題,引導社區黨組織以干部為骨干、聘用居民為職工,成立“兜底企業”補齊服務短板。長青街道火花社區,針對老舊小區多、物業監管難問題,創辦物業企業接管棄管樓,實現“紅色物業”全覆蓋。同時創新嫁接商超運營,創辦社區超市推行“消費額5%可抵物業費”模式,讓居民一份錢享兩份服務。最終盈利資金通過“微基金”反哺居民,用於疏通排水管線、安裝充電樁等改造。

  紅山區積極發展社區經濟,全區11個街道參與其中,31家社區社會企業蓬勃發展,累計營收185萬余元。各社區立足自身資源與居民需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幸福配方”。

  長青街道火花社區“物業+超市”雙核驅動。社區黨組織牽頭成立物業公司,7名居民化身“專屬管家”,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合眾超市”的消費積分抵扣物業費模式,讓“花一份錢享兩份服務”的口碑傳開,實現服務與經營良性互促。

  西城街道“供銷合作社”共享共富。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家城市消費合作社,由西城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搭建平台,10個社區、6個村以資源入股,引入社會資本。社員享受平價商品,還能通過“社員議事會”推動需求落地。2024年,平均每個社區獲2萬余元分紅,均投入公益活動。

  鐵南街道文聯路社區盤活閑置倉庫,打造赤峰市首家社區非遺傳承基地,開設皮影研學課、文創直播,讓古老藝術走進現代生活。20多期培訓班培養110余名“手藝人”,3000余件文創產品成“搶手貨”,讓居民在傳承手藝的同時增加收入。

  如今,這種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的社區經濟模式,已在紅山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紅山區的社區經濟恰似萬家燈火,以持續暖意烘焙著共同富裕的願景,這道“民生蛋糕”的滋味正愈發醇厚,芬芳將飄向更遠。(記者 王塔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全區迎來大范圍雨雪天氣 局地有暴雪
  記者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10月14日至16日,內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區有中雨,中部偏東及東北部多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氣溫普降4至6℃,局地降溫8℃以上,需防范霜凍和冰凍帶來的危害。 未來3天,內蒙古雨雪不斷,氣溫下降明顯,部分地區還將遭遇大風襲擾,其中西中部多地及東部偏北地區將有霜凍或冰凍出現,冷雨濕雪天氣不利於秋收、放牧及貯草備料等農牧業生產活動,氣象部門建議各地加快已成熟作物的搶收進度,注意防范霜凍危害﹔牧區應加強牲畜防寒及補飼管理,並提前對設施農業棚舍和牲畜圈舍進行防風加固。…
民族團結的“暖城新篇”
  金秋時節的鄂爾多斯,草原鋪金、黃河奔騰,處處涌動著民族團結的蓬勃活力。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排球場上,蒙陝甘寧晉五省區農牧民運動員展開競技角逐,“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橫幅格外醒目﹔康巴什區夜色裡,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元素的燈光秀吸引各族游客駐足﹔伊金霍洛旗“石榴籽大集”中,蒙古族奶食品、陝西剪紙、寧夏枸杞等特產齊聚,各族群眾在歡聲笑語中交流互動……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錨定“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標杆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地、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引領地、民族團結進步幸福暖城”(簡稱“三地一城”)目標,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貫穿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以多元實踐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書寫民族團結進步的“暖城答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