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江格爾》亮相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
沖刺文華獎
10月14日至15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八屆文華獎評選活動在重慶舉行。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創排的歌劇《江格爾》,作為內蒙古入圍文華獎終評作品之一,登上重慶國泰劇院的舞台,參與文華獎的激烈角逐。
英雄史詩動山城,視聽盛宴引共鳴。10月14日晚的國泰劇院人潮涌動、座無虛席。伴隨著悠揚的長調,歌劇《江格爾》緩緩拉開帷幕。
本次演出陣容全部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各藝術團演員擔綱,他們以飽滿的情緒,精彩演繹了江格爾傳奇的一生。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與演員們的完美配合,將觀眾帶回那個波瀾壯闊的英雄時代。舞台上,燈光變幻莫測,時而明亮如白晝,展現出草原的遼闊與壯美﹔時而昏暗似黃昏,營造出戰斗的緊張與激烈。演員們身著華麗的民族服飾,用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歌聲,把江格爾的英勇無畏、智慧果敢刻畫得淋漓盡致。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力量,讓觀眾仿佛親眼見証了江格爾帶領勇士們保衛家園、戰勝敵人的輝煌歷程。觀眾被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時而沉浸在劇情中,為英雄的遭遇而揪心﹔時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為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而喝彩。
“這是一場讓人震撼的視聽盛宴!內蒙古的歌舞久負盛名,現場給我無與倫比的感動。”重慶觀眾楊東激動地說。他認為這部歌劇的民族特色極具感染力,敘事表達富有層次,舞台意境深遠悠長,是一部讓人感動、值得回味的精品之作。
歌劇《江格爾》由克明擔任編劇,以中國三大史詩之一《江格爾》為創作藍本,講述了江格爾在眾人的呵護下成長,帶領民眾齊心協力戰勝侵犯之敵蟒古斯,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擔當,誓死捍衛美好家園的故事。
總導演陳蔚說:“歌劇《江格爾》具有中國樣式、民族精神、當代審美、國際氣質四個特點,是民族史詩的舞台新生,在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的平台上把這個故事講述給更多人,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該劇2023年12月25日在呼和浩特首演,至今已演出20余場。今年8月入圍第十八屆文華劇目獎終評提名,同時受邀參加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記者 馮雪玉 李超然 王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區迎來大范圍雨雪天氣 局地有暴雪
- 記者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10月14日至16日,內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區有中雨,中部偏東及東北部多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氣溫普降4至6℃,局地降溫8℃以上,需防范霜凍和冰凍帶來的危害。 未來3天,內蒙古雨雪不斷,氣溫下降明顯,部分地區還將遭遇大風襲擾,其中西中部多地及東部偏北地區將有霜凍或冰凍出現,冷雨濕雪天氣不利於秋收、放牧及貯草備料等農牧業生產活動,氣象部門建議各地加快已成熟作物的搶收進度,注意防范霜凍危害﹔牧區應加強牲畜防寒及補飼管理,並提前對設施農業棚舍和牲畜圈舍進行防風加固。…
- 民族團結的“暖城新篇”
- 金秋時節的鄂爾多斯,草原鋪金、黃河奔騰,處處涌動著民族團結的蓬勃活力。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排球場上,蒙陝甘寧晉五省區農牧民運動員展開競技角逐,“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橫幅格外醒目﹔康巴什區夜色裡,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元素的燈光秀吸引各族游客駐足﹔伊金霍洛旗“石榴籽大集”中,蒙古族奶食品、陝西剪紙、寧夏枸杞等特產齊聚,各族群眾在歡聲笑語中交流互動……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錨定“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標杆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地、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引領地、民族團結進步幸福暖城”(簡稱“三地一城”)目標,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貫穿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以多元實踐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書寫民族團結進步的“暖城答卷”。…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