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丈量忠誠 行動保障平安

金秋時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風景如畫,木刻楞民居炊煙裊裊,列巴房麥香四溢,油畫小鎮游人如織。
當游客沉醉於邊疆秋色時,呼倫貝爾邊境管理支隊恩和邊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正用腳步丈量忠誠,以行動守護平安。
10月1日清晨,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政府院內奏響國歌。移民管理警察與護邊員、群眾代表整齊列隊,注視著五星紅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
升旗儀式結束,民警們迅速整裝出發,奔赴界河沿岸、景區攤點、交通樞紐。
油畫小鎮長廊入口,民警呂賀陽手持一疊《安全須知》,逐一提醒游客:“邊境前沿禁止放飛無人機,有事隨時找我們!”小鎮中心,一個臨時執勤點格外顯眼,應急藥品、雨傘、行李寄存牌等整齊擺放——這是派出所搭建的移動服務站,也是群眾口中的安心驛站。
上午10時許,浙江游客李女士焦急萬分。她在手工藝品街挑選飾品時,轉身發現隨身帆布包不見了,裡面裝著身份証和銀行卡。“當時腦子一片空白,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她回憶說。
正在巡邏的民警立即上前,一邊遞上紙巾安撫情緒,一邊引導她回憶行進路線。與此同時,工作群內信息迅速發出:“請各商戶留意一個米色帆布包。”20分鐘后,包在一家列巴房的展示架下被找到,物品無一丟失。“多虧警察及時幫忙,有他們在,我們游客真安心!”李女士連連道謝。
“這些看著像小事,但是對游客來說是大事。” 所長高憲場說,每逢國慶、五一等節假日,類似的警情接連不斷:為走失孩童尋找父母、為老人搬運行李、化解商戶矛盾……移民管理警察們用多跑路換來了游客的笑開顏。
“101號界碑馬上到了!”抵達巡邏車無法通行的路段后,高憲場和同事們徒步前進。界碑巍然矗立,“中國”二字鮮紅奪目。大家展開國旗,重溫戍邊誓言。
高憲場指著轄區地圖回憶,老一輩戍邊人曾騎馬踏雪,零下40℃堅守巡邏,凍瘡遍布手腳也不退縮。如今,巡邊裝備在變,方式在變,但守好每一寸土地的信念從未改變。
派出所13名移民管理警察來自全國6個省區,平均年齡32歲。他們把青春扎進祖國北疆的四季輪回,在晨霜夜露中續寫著新時代的戍邊故事。
在游客的鏡頭裡,恩和是詩意盎然的油畫﹔在戍邊人眼中,恩和是風霜雨雪裡的堅守。
當萬家團圓時,他們迎著晨光,走向界碑,走在巡邊路上,這也是他們最深情的國慶獻禮。(記者 安寅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