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行進中國︱聚鏈集群,包頭釋放強勁“稀引力”

人民網“行進中國”內蒙古調研採訪團
2025年09月10日09:07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世界稀土之都”包頭,稀土儲量和冶煉分離產能均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包頭逐步形成“礦—土—材—用”的完整產業體系,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

眼下,金力永磁(包頭)科技有限公司三期年產2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綠色制造項目正在建設,三期項目投產后,將在現有產能2萬噸的基礎上翻一番,成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釹鐵硼生產工廠。

稀土變頻壓縮機是節能變頻空調的核心部件。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稀土變頻壓縮機是節能變頻空調的核心部件。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在展廳內,記者看到了一片片形似口香糖的六面長方體,這是釹鐵硼磁體常見的形狀之一。金力永磁(包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麗麗介紹,企業生產的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晚上睡覺開一會兒空調,它能使空調更靜音、更節能,它也是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的核心材料之一,還有手機中的聽筒、相機對焦時的馬達、醫院裡的核磁共振、春晚上舞動的人形機器人,草原上的‘大風車’,都不離開這種稀土永磁材料的參與。”

“我們包頭公司就是在‘十四五’期間落戶,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徐麗麗表示,五年來,企業不僅積極拓展新興產業賽道,還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綠色發展,在晶界滲透技術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的3D晶界滲透技術,可持續降低重稀土使用量20%—25%。2024年,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磁鋼產品,應用到550萬輛汽車中,助力減少碳排放量約1143萬噸/每年。目前,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節能變頻空調三個應用領域市場佔有率實現了全球第一。

目前,包頭市稀土新材料產能近30萬噸,以稀土永磁材料為重點,儲氫、拋光、催化助劑四類稀土新材料各項產能均位居全國第一。

沿著產業鏈向下游延伸,一批稀土永磁電機項目落地開花,構建起從稀土磁性材料到永磁動力部件再到應用場景的全產業鏈,推動永磁電機產業實現集群集聚發展。

儲能全自動PACK產線上的電芯配組環節。人民網記者 趙夢月攝

儲能全自動PACK產線上的電芯配組環節。人民網記者 趙夢月攝

在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的儲能工廠內,儲能全自動PACK產線在保証高度自動化運作的同時,還能夠兼容不同容量的電芯,滿足不同的產品需求。

臥龍電驅(包頭)永磁電機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勇介紹,企業於2024年5月20日開工建設,當年就實現了2000萬元的銷售收入,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入規(成為規上工業企業)”。

目前,這座產業園已具備年產52000套新能源汽車電機、32000台低速大功率永磁電機、1300台風力發電機、儲能產能1.5GWh等生產能力,為稀土產業從資源開發到產品應用的全產業鏈賦能增效。

2024年,包頭市稀土產業產值1030.5億元,成為國內首個稀土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的地區,全市270家稀土企業構建起協同發展的產業新生態。今年1—5月,全市稀土產業實現產值414.6億元,正加速從“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不斷邁進。(白波、富麗娟、張力洋、趙夢月、苗陽、張雪冬、孟佳澍、劉藝琳)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