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內蒙古4團隊入圍“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5年09月06日07:5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9月5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內蒙古共有內蒙古大學北方民族史教師團隊等4個團隊入圍。至此,內蒙古已有11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內蒙古大學北方民族史教師團隊扎根北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構建“黨建+科研+育人”協同機制。團隊榮獲全國文物保護志願服務團隊稱號,6人獲“寶鋼”全國優秀教師獎、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團隊負責人張久和從教近40年,領銜團隊建成國家一流課程1門、自治區一流本科課程4門,完成《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十卷本)《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內蒙古卷》等重大文化作品,提交並獲採納的咨政報告達30余篇。

  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原資源及其可持續利用團隊扎根北疆67載,三代人接續奮斗推動草學學科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檔學科,取得內蒙古學科建設的歷史性突破。團隊構建“思政+專業+實踐+育人”體系,獲“全國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等榮譽,團隊負責人韓國棟榮獲“全國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稱號,帶領團隊培育草品種36個,成果推廣達4.75億畝。團隊創新三維教學鏈,建成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培養的團隊榮獲“挑戰杯”國賽金獎。團隊現建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台9個,形成了國際一流的草學創新高地。

  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冶金與新材料教師團隊是服務國家稀土戰略的先鋒力量,負責人趙莉萍是國家級教學名師,帶領團隊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建成國家一流課程2門,率先在全國形成了最全的稀土領域人才培養體系。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142項,在稀土冶金、稀土陶瓷等領域形成了區域優勢,開發的熱障涂層材料等32項成果實現轉化,創產值20億元。團隊培養的畢業生80%扎根內蒙古,為我國稀土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團隊創建“黨建+N,育北疆工匠”品牌,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團隊成員獲“全國模范教師”等4項國家級榮譽,建成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2門、國家規劃教材3部,學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團隊緊密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的使命,針對“卡脖子”問題開展攻關,研發便攜式風電裝置等成果轉化創效3000萬元。創新“平台支撐、標准輸出、大賽提升”的國際合作模式,獲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據了解,內蒙古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研究方向涵蓋稀土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生態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民族歷史與文化傳承、科學技術史研究等重點領域,服務自治區“五大任務”,聚焦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開展基礎性、創新型研究,為自治區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劉志賢)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