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馬百天調馴師大賽見証蒙古馬價值躍升

8月11日,首屆百人百馬百天調馴師大賽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啟幕。這場以蒙古馬為主角的盛會,融合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產業的特色,通過“體育+文旅”的創新模式,既展現了蒙古馬的卓越風姿,更成為推動馬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蒙古馬以矯健身形、超群耐力和堅韌不拔的品格而聞名,本次大賽專門篩選了3-4歲的優質蒙古馬。其中,首批50匹良駒經過全國調馴師為期百天的科學調訓,迎來了最終的綜合考驗。
賽事設置牽行展示、人馬親和展示、場地騎乘展示及野外騎乘展示4個環節,從馬匹步態、毛發護理、馬蹄維護到野外適應性等多維度,全方位檢驗人馬默契與馬匹綜合素養。河北省保定市好夢林水馬術俱樂部馴馬師高宇聰說:“我從5月份開始接手這匹馬,到現在已經100多天了。它從最開始敏感害怕,不讓人碰、不讓人騎,到現在做展示時,搬蹄、牽行、騎行都非常穩定。”
這場大賽的價值遠不止於對調馴成果的檢驗。在拍賣環節,截至記者發稿時,50匹馬已拍賣21匹,共計53萬元。這直觀體現了調馴后蒙古馬價值的提升,而這種價值躍升更撬動起多重效益:調馴后的蒙古馬價值提升2-3倍,牧民可通過租賃、銷售、旅游騎乘等多元渠道增收,讓“養馬”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產業”﹔同時推動錫林郭勒盟從“傳統養馬”向“高效用馬”轉型,催生出馴馬師、馬文化策劃師等新興職業,助力構建完整的馬產業生態鏈。
從草原伙伴到多用途良駒,從傳統牧養到現代產業,蒙古馬在這場盛會中完成了時代蛻變。正如錫林郭勒盟駿騏蒙古馬馬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卓立所言:“我們著力通過調馴賦能馬匹價值,以賽事搭建銷售渠道,有效為蒙古馬帶來溢價,為廣大牧民拓寬增收路徑。希望借助本次‘文旅+體育’的賽事模式,為馬產業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馬產業品牌及馬術賽事品牌。”(記者 張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