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胡柏毓:助殘路上,把“微光”變成“暖陽”

2025年07月27日08:4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去外地觀摩學習先進經驗,走進各個企業拓展殘疾人崗位,為找上門的殘疾人登記信息、解決就業問題……這是內蒙古青山殘疾人綜合輔助性服務中心理事長胡柏毓的工作日常,也是他在扶殘助殘路上邁出的堅實步伐。

  今年28歲的胡柏毓是一名退役軍人。2016年,他在執勤期間因公致殘,不得不告別軍旅。回到呼和浩特市康復訓練時,胡柏毓結識了不少殘疾人,了解到殘疾人就業難、融入社會難的現狀,他覺得必須要做點什麼。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別人撐把傘。”這是胡柏毓的初心。經過深入調研學習,胡柏毓於2020年下定決心投身扶殘助殘事業,希望創建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助力殘疾人實現就業。他變賣車輛、抵押房產,創辦了內蒙古首家殘疾人綜合輔助性服務中心——內蒙古青山殘疾人綜合輔助性服務中心。

  怎麼才能讓企業開發更多適合殘疾人的崗位?如何讓企業願意雇佣殘疾人?這是胡柏毓在創業初期著力解決的主要問題。他不辭勞苦,帶病奔走,帶領團隊數次往返於殘聯、企業與社區之間,累計走訪調研殘疾人500余人次,拜訪企業200多家,以真誠的態度向企業負責人詳細講解殘疾人用工政策,用一個個實際案例証明殘疾人的工作能力。

  經過摸索,胡柏毓創新推出“按需崗位培訓+專車送人進企+專人專班管理+糾紛主動調解”的全流程服務模式:通過“理論+實訓”開展崗前培訓,幫助殘疾人掌握職業技能﹔配備通勤車,並安排安全專員接送殘疾人上下班,建設職工餐廳和宿舍,解決殘疾人的食宿問題﹔建立糾紛調解機制,聘請法律顧問處理勞動糾紛,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

  在胡柏毓及其團隊的一次次努力下,一家家企業陸續與中心達成了合作,一批批殘疾人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實現穩定就業。經過幾年發展,如今內蒙古青山殘疾人綜合輔助性服務中心在烏海、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巴彥淖爾、阿拉善、包頭等6個盟市建立了基地,與近20家企業開展合作,累計幫助4000余人次持証殘疾人實現就業。

  在胡柏毓看來,他的使命不僅是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還要讓更多殘疾人樹立信心,更好地融入社會。他投資打造了近3萬平方米的“青山基地群”,設置了燙畫室、心理輔導室、培訓室等功能區,為殘疾人提供技能培訓、心理疏導、文化娛樂等一體化服務。他牽頭組建了殘疾人合唱團和輪椅舞蹈隊,策劃組織聯歡會、集體旅游等活動100余場,充分滿足殘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重拾自信。如今,該中心不僅是殘疾人的“就業加油站”,更是他們的“溫暖家園”。

  “堅持做一件事情,咬住牙往前走,做著做著就做成了。”回顧投身扶殘助殘的幾年時光,胡柏毓感慨地說。多年來的努力,不僅讓胡柏毓獲得了許多殘疾人的認可,也讓他收獲了“全國自強模范”“內蒙古自治區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呼和浩特市最美退役軍人”“包頭市道德模范”“烏海市身邊好人”等諸多榮譽。

  “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鼓舞著我繼續努力前行,在助殘路上行穩致遠。”談及未來,胡柏毓說,“我有一個小目標——幫助1萬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我希望能把我們的模式推廣出去,助力更多殘疾人在工作中發揮價值、更好地融入社會,讓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記者 李存霞)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