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內蒙古博物院 開啟北疆文化新體驗

內蒙古博物院新館。
觀眾欣賞鎮館之寶鷹頂金冠飾。
全息投影講解員“鴻格爾”閃亮登場。
游客在VR沉浸式體驗《叢林探秘》。
以數字化形式展示的遼代墓葬壁畫《寄錦圖》吸引市民游客駐足觀看。
“古希臘之美——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文物精品展”展出。
“融鑄北疆”通史陳列展廳煥新登場。
內蒙古博物院(新館)已開館試運行,連日來,眾多市民與游客紛至沓來,共同見証這座文化新地標的璀璨亮相。
踏入一樓大廳,全息投影講解員“鴻格爾”率先映入眼帘。依托先進的投影技術,“鴻格爾”實現360度立體成像。面對觀眾提問,無論是文物淵源還是歷史典故,它都能對答如流。
開館當日,宇樹人形機器人帶來的精彩表演同樣吸睛。它們靈動的舞蹈、時尚的走秀,引得現場觀眾掌聲不斷,紛紛用手機拍攝記錄。
“魔屏”互動牆成為觀眾探索文物的新窗口。指尖輕點,鷹頂金冠飾等珍貴文物的三維模型即刻呈現,觀眾可全方位觀賞細節,還能深入了解其鑄造工藝、歷史背景。
“彩練當空——明清顏色釉瓷器菁華展”與“古希臘之美——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文物精品展”兩大重磅展覽,更是人氣十足。觀眾在欣賞文物的同時,還能參與學習茶道評鑒、古希臘瓶畫手作體驗等文化活動。
走進文創區,琳琅滿目的特色文創前駐足著許多游客,融入北疆文化元素的創意設計讓游客贊嘆不已。“岩咖實驗室”“龍首灶咖啡”飄出陣陣香氣,讓觀眾在逛累的時候,有了一處休憩的文藝空間。
“新館內容更加豐富、社交活動的策劃更為充實,我們力爭將內蒙古博物院新館打造成文化傳承示范地、社會教育大學校、北疆文化會客廳。”內蒙古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王世英說。
據了解,內蒙古博物院(新館)建筑面積達14.7萬平方米,展陳面積3.9萬平方米,承載量從8000人次提升至2.9萬人次,館內設有10大主題陳列、3000余件展品、633件珍貴文物及前沿智慧服務。(記者 王麗紅 王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