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支教 種下希望

6月的陽光照耀著奈曼旗第六中學的沙地操場,足球少年們奮力奔跑,腳邊揚起細沙,臉上流下晶瑩的汗珠。
每年備戰校園足球聯賽“旗長杯”的日子裡,學校足球隊的隊員們訓練都尤為刻苦。與往年不同,今年,來自天津體育學院的支教志願者們,為球隊帶來全新的訓練方法。針對隊員單打獨斗的問題,志願者進行沙盤推演,為球隊制定戰術網絡。“希望用我在大學學到的專業知識,幫助孩子們的日常訓練,讓他們在足球項目的學習中有所收獲。”支教志願者李超說。
2025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體育支教志願服務活動在通遼市奈曼旗、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兩個旗縣開展,惠及中小學生3萬余人。據了解,本次體育支教志願服務活動共有90名學生參與,其中40名來自天津體育學院、50名來自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通過開展體育支教志願服務活動,解決學校體育師資不足的難題,幫助兒童和青少年樹立熱愛體育、參與體育的意識,幫助他們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天津體育學院自2023年加入體育支教志願服務活動以來,先后派出120名學生志願者。天津體育學院此次選派的40名志願者均經過嚴格選拔與系統培訓,涵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康復等多個專業領域。他們深入12所中小學,圍繞青少年體育課程優化、特色運動項目推廣、體育教師技能培訓等開展服務,同時協助完善校園體育賽事體系,推動“陽光體育”理念落地。
6月3日,天津體育學院支教團走進多倫縣職業教育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經驗分享會。8名支教團成員化身成長導師,與師生分享心得體會。支教團以“女排精神永不言棄”破題,結合自身傷病康復經歷,強調科學訓練與心理建設的重要性,通過時間管理矩陣圖展示訓練與文化課的高效融合方案。
針對體育特長生發展痛點,支教團提出“驅動力三維培養模型”,通過目標可視化、訓練模塊化、激勵即時化的方法破解訓練瓶頸。部分成員結合單招考試實戰經驗,設計階梯式備考方案,從傷病預防到臨場戰術,為籃球、田徑等項目考生提供全流程指導。活動現場還特別設置成長問診環節,支教團針對個性化問題開出運動處方。活動中,大家圍繞如何提升運動技巧、如何平衡體育訓練與學業、如何借助體育實現自我成長等話題展開思維碰撞。
體育支教活動是自治區體育局與天津體育學院戰略合作的重要實踐。自治區體育局青少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體育支教志願服務,我們與天津體育學院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運動訓練等方面有了更深的合作。在過去3年的體育支教中,支教老師為學生帶來了新的訓練方法,讓體育課更有活力,體育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為學校體育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自治區體育局青少處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支教活動,解決基層體育師資短缺的問題,還能為當地培養一批優秀的體育教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模式。未來,我們還將探索更多體教融合的創新模式,推動內蒙古體育教育事業邁上新台階。”(記者 柴思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