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內蒙古交通運輸領域以工代賑惠民生

今年計劃提供工作崗位超2萬個

2025年06月23日09:4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這是給兒子攢的學費,每次發工資都固定給他存1500元。幸虧在項目上找到這份工作,每月能領到工資不說,比打零工還掙得多。”每月發了工資,喬生富都要第一時間來銀行存錢。

  喬生富來自包頭市固陽縣農村,老父親的一場大病,掏空了整個家底,喬生富只能邊照顧父親,邊打零工還債,日常生活過得緊緊巴巴。2024年6月,他開始在古日班哈沙圖——公呼都格公路建設項目上運送石料和土方,從此每月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

  2024年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內蒙古公路工程建設和管護領域大力推動實施以工代賑,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保障重點群體就業。今年該廳又明確將8個建設項目列為適用以工代賑重點項目,其中5個是交通運輸部的重點項目。

  “我們積極爭取將重點項目、周邊可同步配套實施的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危橋安防工程等納入‘以工代賑示范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工程’清單,拓寬以工代賑資金渠道,通過配套工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建設管理處副處長王芳介紹,對已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鼓勵引導項目實施單位優先吸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其他農村低收入群體參與以工代賑工程項目建設,力爭全年交通建設領域提供以工代賑工作崗位2萬個以上。

  在包頭市210國道白雲鄂博至固陽段、古日班哈沙圖——公呼都格等2024年16個新建續建項目上,有1527名農牧民參與項目建設,累計發放勞務報酬2086萬元﹔包頭市各旗縣區以工代賑吸納農牧民工160人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累計發放勞務報酬259.46萬元。

  鄂爾多斯市納龍高速項目各參建單位也優先招聘周邊農牧民工,特別是貧困戶低收入群體,同時建立農牧民工實名制管理台賬,並將每月工資發放情況上傳到管理平台,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2024年,該項目累計吸納本地用工人數600人,累計發放工資約940萬元,累計租賃當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自卸車等機械307台,進一步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在交通工程建設吸納農村勞動力的同時,交通部門加大農村管護崗位開發,鼓勵支持將村道和通自然村(組)公路日常養護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干等方式,由沿線農牧民承包進行養護,進一步拓展就業崗位數量,實現崗位開發與農村公路養護提質、群眾就近就業的有機結合。此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統籌項目可用培訓資源,採取“培訓+上崗”等方式,開展技能實訓和以工代訓,重點加強對涉及質量安全的重點崗位人員崗前培訓和技術交底,力爭推動今年不少於20%的以工代賑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學習,由“力工”變“技工”,“零工”變“長工”。

  “通過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既保障了交通重點項目和農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又有效緩解了當地農牧民工就業壓力,特別是為脫貧戶、低收入群體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了項目推進與民生改善的雙贏。”王芳表示。

  今年以來截至5月30日,內蒙古交通領域在建項目已累計提供以工代賑崗位4650個,包括629名建檔立卡脫貧人員,累計發放勞務報酬5980萬元,完成安全和職業技能培訓5397人次。(記者 高慧)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