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稀土生物冶金聯合研發基地落戶包頭

2025年06月09日09:2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6月8日,“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包頭舉行。來自稀土領域的院士專家和行業學會協會、高校院所、創新平台、稀土企業的專業人士齊聚包頭,共同見証“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共同分析稀土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共商發展良策,匯聚加快推進“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磅礡力量,推動稀土產業創新發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期間,同步舉行鹿城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理事會會議,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理事會會議,白雲鄂博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

2023年以來,包頭市稀土產業快速集聚發展,原料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建成全國產能規模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加快向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邁進,稀土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較2022年增長63.3%,推進“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此前一天,6月7日,北方稀土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稀土生物冶金聯合研發基地在北方稀土冶煉分公司(華美公司)揭牌,標志著我國在稀土資源綠色高效回收領域邁出堅實一步。

據介紹,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稀土生物冶金聯合研發基地致力於開發稀土生物分離技術,通過微生物合成等先進手段,構建工程化微生物體系,實現對稀土尾礦及城市稀土廢料的高效浸出、富集與分離。目前,年處理10噸級稀土尾礦示范線與年處理噸級稀土廢料示范線已完成搭建與試驗驗証。項目將為稀土尾礦/廢料的綠色高效分離提供創新技術支撐,顯著提升稀土資源回收利用效率及產品附加值。

據了解,今年清華大學將與北方稀土合作,推進稀土生物冶金的千噸級處理能力驗証,清華大學國際領先的合成生物驅動稀土回收技術,北方稀土全產業鏈的應用場景與配套服務,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的技術轉化平台,這種“高校前沿創新+企業產業落地+平台協同賦能”的合作模式,將有效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最后一公裡”。(記者 蔡冬梅)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內蒙古扎實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
  2025年,北疆大地,能源領域捷報頻傳: 3月,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申報的13處煤炭產能儲備項目經國家能源局正式審核通過,內蒙古煤炭應急保供能力再增強﹔ 4月,河套盆地主力油田巴彥、吉蘭泰兩大油田原油累計產量突破400萬噸,內蒙古原油供應保障能力再提升﹔ 5月,烏蘭察布市境內的察右前旗—化德輸氣管道項目獲得核准批復,內蒙古“全區一張網”建設再提速﹔ 6月,內蒙古“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的首條外送通道——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輸電工程長期合作協議順利簽訂,內蒙古綠電外送“朋友圈”再擴圍…… 堅持煤電油氣風光並舉、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融合互補,今年以來,內蒙古統籌能源生產能力和應急儲備能力,不斷優化能源供給方式、結構和布局,穩步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1-4月,全區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貢獻率達52.4%,較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能源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稀土生物冶金聯合研發基地落戶包頭
  6月8日,“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研討會在包頭舉行。來自稀土領域的院士專家和行業學會協會、高校院所、創新平台、稀土企業的專業人士齊聚包頭,共同見証“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共同分析稀土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共商發展良策,匯聚加快推進“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磅礡力量,推動稀土產業創新發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