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三變”改革增強集體經濟活力

呼倫貝爾草原面積佔全區草原總面積的12.4%。在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呼倫貝爾市積極推進牧區“三變”改革,將牧區的資源、資金和牧民轉變為資產、股金和股東,增強了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
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來嘎查股份經濟合作社,實行“冷季集中舍飼”模式,養殖成本直降30%。通過“三變”改革,這個嘎查構建起“1+N+M”運行體系,將分散的羊群整合為標准化養殖單元,同步拓展了克魯倫營地旅游項目,實現了畜產品增值與牧民增收。
目前,新巴爾虎右旗已成立4家為牧服務組織,覆蓋6個試點嘎查,計劃2026年實現全旗“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全覆蓋。
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7個半農半牧嘎查通過清產核資組建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形成資源互補的產業聯盟。這種“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牧民變股東”變革,使新巴爾虎右旗12個試點嘎查完成清產核資,組建成5大股份合作社。
陳巴爾虎旗寶日希勒鎮庫熱格太嘎查等6個試點正在實踐“芒來模式”,挂牌成立的5大股份合作社,探索出聯戶經營、托管代養等6種模式。阿茹貢家庭牧場的“黨建+家庭牧場”採用“舍飼半舍飼”技術,肉羊出欄周期縮短30%,集體經濟年增收14.3萬元,成為黨建引領下“生態增效、牧民增收”典范。
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巴音布拉爾嘎查將艾樂民宿及洗浴中心承包給文化公司運營,採取“集體經濟組織+公司+合作社”模式激活閑置資產。這種“三資”盤活策略正在7個試點嘎查復制推廣,通過引入城市資本技術,使傳統牧區煥發現代產業活力。
擁有千萬粉絲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網紅牧民”達西,通過抖音平台展示的藍天白雲下的牧歌生活,讓達西從傳統牧民成為帶貨達人,實現了“資源變資產、流量變收益”。
沉睡資源“活”起來,草原生態“美”起來,牧民腰包“鼓”起來,集體經濟逐漸壯大,“三變”改革正在激活呼倫貝爾牧區發展的無限潛能。(記者 李玉琢 通訊員 毛璐璐 卓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扎實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
- 2025年,北疆大地,能源領域捷報頻傳: 3月,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申報的13處煤炭產能儲備項目經國家能源局正式審核通過,內蒙古煤炭應急保供能力再增強﹔ 4月,河套盆地主力油田巴彥、吉蘭泰兩大油田原油累計產量突破400萬噸,內蒙古原油供應保障能力再提升﹔ 5月,烏蘭察布市境內的察右前旗—化德輸氣管道項目獲得核准批復,內蒙古“全區一張網”建設再提速﹔ 6月,內蒙古“沙戈荒”大基地配套的首條外送通道——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輸電工程長期合作協議順利簽訂,內蒙古綠電外送“朋友圈”再擴圍…… 堅持煤電油氣風光並舉、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融合互補,今年以來,內蒙古統籌能源生產能力和應急儲備能力,不斷優化能源供給方式、結構和布局,穩步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1-4月,全區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貢獻率達52.4%,較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能源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