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生花 讓科爾沁版畫在草原上綻放
——記李范義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傳承之路

李范義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於2025年1月,由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牌成立。作為市級科爾沁版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范義的作品以雄渾、大氣、純朴著稱,充分體現科爾沁草原的文化特色,不僅在國內多次參展,還在自治區交流中獲得了廣泛認可,成為科爾沁版畫的重要代表。
自學成才:科爾沁草原上的版畫大師
“我十幾歲開始接觸版畫,剛開始收集資料臨摹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反復鑽研,直到弄明白為止。”
李范義自幼對繪畫展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的版畫之路並非源於專業的院校教育,而是源於對草原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2004年,李范義前往吉林師范大學進修美術學,接觸到更多元的藝術形式和創作理念,使他的技藝更加精進,創作思路也更加開闊。
“版畫是我的語言,我要用刻刀講述草原的故事。”這是李范義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創作的核心理念。在四十余年的潛心鑽研中,他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版畫藝術的獨特理解,自學成才,逐漸成長為科爾沁版畫的重要傳承人。
截至目前,李范義創作了《萬馬奔騰》《花吐古拉》《歡樂頌》等上百余作品,不僅展現了草原的自然之美,更傳遞了草原人民的精神之美。
艱苦創業:從羊圈到有獨立的工作室
“當年我還是借用朋友家的羊圈創作的,雖然羊糞味兒直往鼻子裡鑽,但創作熱情很高。由於棚子過矮,我們都彎著腰干活兒,時間稍長便腰酸背痛,我們就把棚子裡的土往下挖了五十公分。正是那段‘羊圈創業史’,讓我有了最真切的體會,這些感受都成為了我創作源泉。”
李范義技能大師工作室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設有版畫制作室、展示廳等。工作室秉持“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理念,榮獲“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稱號,成為科爾沁地區重要的文化傳承和技能培訓中心。
李范義進行科爾沁版畫《額吉》系列創作。包烏蘭攝
作為科爾沁左翼中旗重點建設的技能大師工作室之一,這裡匯聚了15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8名專業技術骨干,形成了老中青結合的人才梯隊,長期免費培訓版畫、雕刻。工作室成立以來接待參觀者超過3000人次。
匠心傳承:新一代技能人才走出草原
“不能讓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在我們這裡斷了。”這是李范義常挂在嘴邊的話。自2000年起,他主動承擔培養人才的重任,推行“師傅帶徒弟”培養模式,手把手教授版畫、雕刻等核心技藝,確保技藝不流失。目前,他已培養6名獨立創作的版畫技師,其中5人參加市級及以上技能大賽並獲獎。
李范義到科左中旗蒙古族實驗學校指導學生版畫作品。包烏蘭攝
近年來,李范義積極參加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會、舉辦“科爾沁版畫進校園、進景區”活動,讓更多人感受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為非遺項目的保護與傳播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他還與當地學校合作,開設版畫課程,培養青少年對傳統藝術的興趣。
“我們這代人,有責任也有義務,讓版畫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發光發熱,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版畫!”90后徒弟李政瀟堅定地說。
在美麗的草原上,新一代技能人才手握刻刀,讓科爾沁版畫在草原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包烏蘭)
來源: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