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縣:肉蓯蓉進入採挖季
2025年05月14日09:4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近日,在磴口縣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記者看到連綿不斷的梭梭林內,數十名工人正在採摘肉蓯蓉。隻見梭梭根部的土層已經裂開,肉蓯蓉的頂部已經鑽出地面,工人先用鐵鍬將肉蓯蓉周邊的沙土鏟開,然后雙膝跪地,俯身用手刨挖沙土。不一會兒,通體淡黃乳白、長著“龍鱗片”的肉蓯蓉很快被挖了出來。
“肉蓯蓉是一種寄生植物,又被稱為‘沙漠人參’,它寄生在梭梭根部,梭梭在沙地能起到非常好的防風固沙作用。”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均告訴記者,“我們現在種的梭梭有兩萬畝左右,今年預計可採收肉蓯蓉5000畝,每畝收益大約2000元,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
近年來,磴口縣堅持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一體推進,大力推進產業治沙,立足特色資源,優化產業布局,以提質增效為重點,積極引進企業,著力培育壯大經濟林果、肉蓯蓉、釀酒葡萄、中草藥材、生態旅游、光伏+生態治理等產業。目前,全縣種植肉蓯蓉、甘草等中草藥材14萬畝,紅棗、釀酒葡萄等經濟林產業1萬畝,優質牧草種植將近50萬畝,沙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逐步形成了以沙漠綠化為基礎的生態修復、生態農牧業、生態光伏、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生態產業綜合體系,推動沙漠治理步入了“以治促用、以用促治”的可持續治理階段。 (記者 薛來)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