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8.4%!一季度通遼工業實現“開門紅”

2025年05月07日10:35 |
小字號

一季度,內蒙古通遼市以“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為引領,錨定“再造一個通遼工業”目標,縱深推進“工業倍增”行動,在招商引資、項目投資、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等領域持續發力,全力穩固經濟增長態勢。實現工業經濟“開門紅”: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創7年來最高增速。

走進內蒙古聯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80萬噸電池箔及配套坯料項目生產車間,機械轟鳴聲交織成激昂的生產樂章,銀白色的鋁箔如銀色瀑布般從生產線傾瀉而出,一派繁忙有序的生產景象。

剛生產出來的鋁箔產品。郎靜波攝

剛生產出來的鋁箔產品。郎靜波攝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薛孛宇介紹,目前企業已投產29條鑄軋線、16條箔軋線、2條冷軋線、4條涂層線以及25條電池箔生產線,正在安裝的1條箔軋線和2條鑄軋線預計於今年6月投入生產。

鋁基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玉米合成生物產業也在迭代升級,實現了從中間體原料藥向成品藥的重大突破。在內蒙古華欣藥業有限公司,全封閉式智能化生產線高效運轉,經過洗滌、烘干、滅菌、分裝等一系列嚴格工序,一瓶瓶注射用頭孢噻呋鈉制劑新鮮“出爐”,整裝待發。

內蒙古華欣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白素濤透露,該制劑生產線的投產,不僅助力企業實現了從原料藥到大容量注射劑及粉針劑的跨越,還拓寬了客戶群體,其年產能達1億支制劑,預計年銷售額可達2億—4億元。

一季度,通遼市79個重點工業項目開復工,開復工率達39.5%﹔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5.9億元。“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多方面因素。其一,制造業基本盤穩健,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25種工業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對全市工業經濟平穩運行起到了有力支撐﹔其二,新能源產業對工業經濟支撐拉動作用凸顯,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此外,一系列支持企業紓困發展的政策舉措,也為穩定工業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遼市工信局工業運行科科長崔靜表示。

近年來,通遼市立足本地實際,提出“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理念,以招商引資大突破推動項目大攻堅。制定《通遼市創新招商引資實施方案》等文件指南,實行“黨政主要領導外出招商、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主動對標招商”的工作機制,以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園區招商等形式,先后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與百強企業、頭部企業對接洽談。

同時,通遼市深知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為此制定《通遼市工業倍增行動計劃方案》,構建重大項目包聯、要素保障、聯動會商推進機制,為項目提供全周期、全要素服務保障,確保項目順利建設投產。此外,通遼市連續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爭優年、創新年行動,著力營造親商、重商、安商的濃厚氛圍,全市營商環境質量評估排名躋身自治區第一方陣。

正得益於一項項實打實的“硬措施”,通遼工業經濟運行“擺脫困局”的突破已經形成,“跨越追趕”的勢頭正在積蓄。

今年,通遼市緊緊聚焦“全方位突破困局、高質量跨越追趕”的工作目標,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深化綠能與產業協同開發,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產業,布局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扎實推進“工業倍增”行動,推動全市新型工業化取得新突破。全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戶﹔開復工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00個以上,完成工業固投410億元,完成投資同比增長約20%﹔全年竣工投產項目60個以上。(包烏雲、郎靜波、呂志敏)

來源:通遼市委宣傳部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牧區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
  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三農三牧”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錨定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目標,進一步深化農村牧區改革,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牧業,持續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結合自治區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內蒙古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7項基本服務功能全覆蓋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獲悉:該廳近日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水平提升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明確,2025年,內蒙古將全面推動已投入運營的208個服務區實現停車、如廁、飲用開水、加油、充電、餐飲、商超7項基本服務功能全覆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