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
熏雞產業旺

晨光初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熏雞一條街,數十家沿街店鋪早已忙碌了起來。隻見一隻隻剛出爐的琥珀色熏雞,熱氣騰騰,泛著油亮光澤,香氣四溢。工作人員熟練地將它們包裝成盒,分發至各處銷售網點……
卓資熏雞有上百年歷史,具有“紅潤鮮美、骨酥肉嫩、熏香濃郁”的獨特風味。“前一晚先將整雞鹵制,加入各類中草藥和調味料,以老湯燉煮,文火慢燉,讓鹵料浸入其中,燜煮八九個小時。”卓資縣熏雞協會會長李吉慧介紹。
2016年,卓資熏雞通過國家地理標志認証,熏雞制作技藝成功申請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19年,卓資山熏雞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過去熏制用的都是土鍋台,產量上不去,現在有了現代環保的電蒸汽鍋和熏爐,熏制10分鐘即可。我這20多家店旺季一天能賣2000多隻,一年下來線上線下能賣幾十萬隻。”卓資縣熏雞協會副會長、張金濤熏雞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金濤說。同時,當地還搭配制作了熏雞翅、熏兔、熏豬蹄、熏豬肘、熏肉腸等多元化產品。
為發展壯大熏雞產業,使這個百年老字號品牌歷久彌新,當地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先后建成熏雞博物館、熏鹵園區、百萬羽養雞廠等。“過去當地養的雞不夠用就從山西、河北、山東等地採購,運輸成本高,影響生產。近年來,縣裡通過京蒙協作,新建了幾個大型養雞場,將養雞業與熏雞業有機銜接,形成了現代化、規模化產業鏈條。”卓資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楊興盛介紹。熏鹵園區也建有屠宰、退毛、清洗、消毒、烹煮、包裝一體化的流水線,卓資熏雞裝上了自動化的“羽翼”。
如今,卓資熏雞還乘上了電商的東風。“我們公司有近七成的熏雞在線上進行銷售,通過各大電商平台,以直播帶貨、短視頻推介等形式,一年銷售熏雞等各類產品價值400多萬元。”陳國庭熏雞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庭說。
2023年以來,卓資縣與北京市朝陽區簽訂京蒙協作協議,塑造和推廣“卓資熏雞”地標產品品牌,開展“卓資熏雞”進京展銷推介等活動。今年1月20日,“卓資熏雞”網上年貨節暨品鑒活動在北京舉行。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強與北京市及朝陽區相關部門、商會的溝通交流,深化京蒙協作,積極融入京津冀區域發展,拓寬銷售渠道。”卓資縣工信局局長王啟棟說。
每年夏天當地還會舉辦“熏雞文化旅游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通過“熏雞+旅游”的形式,吸引游人沿著京綏鐵路舊址漫步,在熏雞老店品嘗美味,再到非遺工坊體驗制作工藝,還可以到林胡古塞、九龍灣,感受塞北景色,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產業鏈。
2024年,卓資縣熏雞生產企業發展到8家、作坊31家、銷售網點100多個,熏雞總銷售量300萬隻,銷售額2.2億元,熏雞產業鏈條創造就業崗位3000多個,直接、間接帶動2萬多人長效增收。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17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