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博會上話發展:讓低空經濟在內蒙古盡快“飛”起來

八級大風中平穩懸停,艙內不戴耳機也能正常交談,厘米級精度動態定位實時反饋……第五屆消博會首次設置的低空經濟展區,集中展示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eVTOL等30余款前沿科技成果,多款低空飛行器帶來的“未來交通體驗”,讓一場關於低空出行的變革正從展台走向現實。
在4月14日下午舉行的“低空經濟”主題採訪活動中,本報記者就關於內蒙古如何加快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採訪了業內嘉賓。
內蒙古日報記者:業內認為未來低空經濟將涵蓋三大類場景:載人交通、物流運輸和社會保障,其中載人交通和物流運輸比重將超過85%,且更多地被應用於人口稠密的城市,那像內蒙古這樣地域遼闊的省區,在哪些場景可以更好地應用低空飛行呢?
聯合飛機集團副總裁孫立業:我認為無論是內蒙古還是海南,兩地特殊的地理環境都非常適合低空飛行應用,海南周邊島嶼密布,無法建設高速路網,而內蒙古地區地廣人稀,路網建設成本相對較高,在一些場景使用無人機,從成本角度而言能夠節省很多費用。
本屆消博會上,我們攜獲得全國首張型號合格証的無人直升機TD550、全球首款6噸級傾轉旋翼飛行器R6000等核心產品參展,TD550具備200公斤載重、6500米高原升限、超過6小時續航能力,並能在-40℃至55℃的極端環境下穩定作業,成功填補了應急救援領域的技術空白。R6000傾轉旋翼飛行器則結合了直升機垂直起降與固定翼高速巡航的優勢於一身,能夠實現跨越4000公裡的點對點交通運輸,這個續航可以在內蒙古范圍內實現全覆蓋,而且不需要機場跑道,隻要有一個大巴車的車位,就可以垂直起降。借助這些新技術,我們可以在應急救援、森林防火、農林植保、邊防巡檢等場景更大范圍地使用低空飛行,進一步擴大我們內蒙古農牧民朋友們的生產及生活空間。
內蒙古日報記者:從業內來看,各省區如何因地制宜地規劃、發展低空經濟?
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找自己的產業優勢,把自己的產業優勢應用到低空經濟的發展中去,比如說安徽蕪湖,他們通過10年的時間,完成了蕪湖的低空產業園,把所有圍繞航空的配套都做得特別齊全。第二個是找應用場景的優勢,比如這個地方有一個非常好的景區,適合做游覽,那你就先把這個做起來,圍繞著這個點慢慢拓展。舉一個我們合作的例子,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有一個景點叫百丈漈瀑布,他們就圍繞著百丈漈瀑布這樣一個產業形態,發展縣域低空經濟,他們不做合肥模式,也不做深圳模式,而是根據自己的體量和實際去部署。第三個是圍繞低空經濟產業鏈,去找自己的發展位置,比如北京、上海有科研力量,深圳有產業力量,有些城市還可以在立法上先試先行,如果有些地方這些都不具備,那還可以在教育培訓、人才培養這些方面發力。
內蒙古日報記者:從企業發展角度來說,未來是否有在內蒙古拓展業務的計劃?
峰飛航空高級副總裁孫銘:內蒙古空域條件非常好,很適合大型運輸,無論是物流還是載人,都有很多的應用場景,之前我們與內蒙古政府的相關部門也進行了接洽,邀請相關負責人來我們峰飛基地進行考察,我們希望峰飛能盡快落地內蒙古,讓低空經濟在內蒙古盡快“飛”起來。(記者 高慧 程英軍 陳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