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改革賦能“甜蜜經濟”
赤峰市紅山區打造全國婚慶產業新標杆

日前,赤峰市紅山區召開婚俗改革暨婚慶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40余家婚慶行業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圍繞婚俗改革推進成效、婚慶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紅山區是國家及自治區級婚俗改革雙重實驗區,2024年被民政部列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典型。近年來,紅山區通過黨建引領破題,以惠民服務立本、以產業融合賦能,構建起婚俗改革與婚慶產業協同發展的創新格局。
在婚俗改革推進過程中,紅山區將其納入基層治理“一盤棋”,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並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重點工作目標考核。40多個成員單位、企業和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為順利推進各項工作提供堅實有力保障。
圍繞打造綜合性服務基地,紅山區重點建設了烏蘭哈達婚慶公園。該公園佔地460多畝、總投資1.4億元,園內設有1800平方米的紅山區婚姻登記中心、160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館、22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和460平方米的婚姻家庭社會組織實踐園。不僅如此,公園內還打造了“1314”情詩長廊、室外頒証廣場、幸福林、同心林和各類網紅打卡點。公園集婚姻登記、婚姻家庭教育、青年教育、黨建研學、青年交友、休閑娛樂、運動健身於一體,進一步打響“愛在紅山”城市品牌,助力新型婚育文化的培育,推動“甜蜜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焦多元突破,紅山區積極探索實施婚姻登記中心全年無休工作機制,累計在休息日、好日子服務8600人次﹔設立“辦不成事受理窗口”,跨部門解決群眾訴求400多次﹔開放涵蓋“黨建引領”“家風家訓”“中華婚俗”“時代新風”4個功能展廳的婚姻家庭文化展館,累計接待4萬多人次參觀﹔拓展婚姻家庭社會組織實踐園服務平台,利用紅山文化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文化基地,累計開展聯誼交友、集體頒証、集體婚禮等活動50多場次﹔堅持將移風易俗工作一以貫之、全面推進,與轄區大型酒店賓館簽署《不大操大辦承諾書》120多份,與新人簽署《婚事新辦承諾書》1.7萬多份,涌現出“零彩禮”家庭439個。
此外,紅山區還推進“婚慶+文旅”“婚慶+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借助烏蘭哈達婚慶公園和公園式婚姻登記中心的流量優勢,吸引120多家婚慶企業入駐,打造“一站式”婚禮消費新模式,累計為新人節約開支380余萬元。此外,紅山區大力引導婚慶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建設紅山區婚俗改革示范區綜合提升工程,提升婚慶服務的內涵與價值,推動“婚慶+”產業朝著專業化、集聚化、標准化的方向發展。
當下,紅山區持續發力,積極推進婚俗改革與婚慶產業的發展,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甜蜜經濟”。紅山區正向著爭創5A級婚姻登記機關和國家婚俗改革示范區的目標邁進,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記者 王塔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