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經濟”溫度攀升 激發消費新熱潮

依節氣賞花、踏青、出游……春日假期人潮涌動。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春日不僅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時期。從花市中穿梭的市民,到騎行的戶外愛好者,再到享受春日露營的家庭,處處都彰顯著春日經濟的活力。
4月4日,記者走進呼和浩特麗景花卉批發市場,各種綠植青翠欲滴,盆栽爭奇斗艷,在這個大棚式花卉市場裡,既有琴葉榕、龜背竹、散尾葵等大型植物,也有仙客來、蝴蝶蘭、檸檬樹等小型植物,顧客挑選空間很大,雖是中午時分,但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王先生剛花了220元選購了一盆滿意的高山榕,“春天是高山榕的生長旺季,眼下也正是高山榕的花期,買一盆給店裡增添些春意。”王先生說。
為了迎接春季花卉銷售旺季,首府各大花卉市場和花店都提前做好了准備,紛紛推出特色活動,當下花卉市場內花卉品種繁多,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能夠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春回大地,許多市民開始了戶外騎行,不斷升溫的“騎行熱”,也帶火了自行車、騎行服飾、騎行裝備等騎行“三大件”的銷售。
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部的敕勒川草原,是距離市區最近的草原,也被稱為青城“后花園”,現在已經成為首府騎友們的打卡地。
“我家到敕勒川草原,騎行往返一趟60余公裡,進入春天天氣回暖,很適合戶外騎行,我一般一周騎3次左右。”4月5日,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騎行的騎友馬先生告訴記者,他騎行已經有七八年了,每年在騎行上消費不少,今年春天,又新買了鎖鞋、春季騎行服、騎行眼鏡。
最是一年春好處。除了戶外騎行,春日踏青野游也備受青睞。
“小風箏20元—30元,大點的最少50元!”清明小長假伊始,走進大黑河軍事主題公園,隨處可見游人放風箏的身影。
賣風箏等戶外用品的商販也抓住商機,紛紛支起攤位,迎接戶外游的熱潮。商販劉海波告訴記者,近期風箏銷量大幅增長,尤其是最近一直火熱的哪吒造型,供不應求。
“現在天氣轉暖,出來放風箏的人就多了,最近每天能賣出幾十隻風箏,配套的線圈、手套等也賣得很火。”劉海波介紹,小商品雖單價不高,但憑借超火的客流,每日銷售額也很可觀。
在呼和浩特一家大型商超,不少市民在挑選露營野游產品,瓦斯爐、便攜式桌椅、帳篷等產品備受歡迎。
“以前大家逛街主要是為了買東西,現在是哪裡好看、好玩、好吃就去哪裡,對服務消費更加看重。”業內人士表示,與快速增長、日趨多元的需求相比,多元化的消費場景還需繼續創新優化,讓“季節性經濟”變為“全年性經濟”。(記者 高慧 帥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