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九原區:“能人”返鄉激活“歸雁經濟”

回故鄉、建家鄉。從昔日的“孔雀東南飛”,到今朝的“喜迎雁歸來”,在包頭市九原區,不少曾經為夢出發的鄉鎮青年,如今選擇返鄉創業、就業,帶領本地群眾發展致富,造福家鄉,催生出一條返鄉創業“歸雁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之路。
游子回“家”,發揮頭雁領航作用
“他年輕有魄力,干事勁頭足,又是‘九原新農人’,帶領著咱們把日子過得有奔頭!”在黃河謠文化園工作的王大爺提起李沙就豎起了大拇指。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的李沙,毅然選擇回鄉創業,在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家鄉、對黃河文化故事的熱愛。
一部手機、一個支架,“玉米糖了”自媒體博主王亞春用簡單的裝備拍攝剪輯三五分鐘的短視頻,分享九原區鄉村生活,逐漸成為凝聚起更多網絡正能量的“民間力量”。王亞春是九原區“新農人”的典型代表,中南大學畢業,擁有穩定工作的她,毅然決定辭職回家鄉——哈業胡同鎮永豐村,用鏡頭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三年裡,王亞春拍攝了超過兩百余條短片,介紹范圍也從移風易俗系列短劇擴展到推介九原農特產品,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幫手。“很多人告訴我,看了我拍攝的講述孝老愛親、習俗變革等群眾身邊的故事,特別有共鳴和感觸,讓我很有成就感。現在我又成為了內蒙古農推官,希望通過自媒體力量,打造自媒體助推鄉村振興新樣板、新名片。”王亞春說道。
從當初的“北雁南飛”,到現在的“群鳳還巢”,九原區以服務、凝聚、培養“新農人”“鄉土人才”為切入點,利用春節、國慶等節日節點,以鄉賢茶話會、工作座談會等活動為契機,邀請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向其介紹村庄發展狀況、未來發展思路,鼓勵外出青年人才為家鄉發展傳遞他山之石,提出合理建議。近兩年來,九原區舉辦“鄉賢共話新春”等各類座談會224次,讓“熟面孔”發揮作用,“新面孔”“破土而出”。
人才回“聚”,提高就業增收動力
走出鄉村,再返回鄉村,“城市”不僅是人生經歷中的一個過渡詞,也締結起鄉土人才烏吉莫心中對美麗鄉村的小小願景。阿嘎如泰蘇木鄉土人才培育中心產業示范項目在烏吉莫的沙蔥種植實驗基地正式揭牌,旨在通過人才“領頭雁”以點帶面,讓“領頭雁”成為引領農村牧區經濟發展的堅實力量。烏吉莫接過示范項目牌匾后說道:“感謝蘇木黨委、政府和嘎查一直以來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我們也將努力發揮示范基地和致富帶頭人作用,真正做到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她是這麼說的,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接單、打包、發貨……沙蔥基地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著採收分揀、過秤包裝,搬運上車的沙蔥直接售往全國各地。從最初的小規模加工作坊,到如今完善的加工運營體系,烏吉莫的家庭農場探索種產銷一體化,不僅自己種植沙蔥,還為其他想種植沙蔥的農戶提供良種選育、免費技術指導等服務,佔地100余畝的沙蔥基地,每畝收入可達約1萬元,更是帶動勞動就業50余人。
近年來,像李沙、烏吉莫這樣投身鄉村振興的“九原新農人”“鄉土人才”越來越多,如何保証他們在家鄉順利發展?九原區出台了《規范化建設鎮級“鄉土人才培育中心”工作方案》,在阿嘎如泰蘇木、哈業胡同鎮、哈林格爾鎮、麻池鎮4個蘇木鎮規范化建設鄉土人才培育中心,建立健全培育中心規范運行的制度機制,定期開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鄉村服務業、農村電子商務等特色技術技能培訓。同時對域內嘎查村45周歲以下的優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等優秀青年農牧民進行摸底調查,將優秀青年農牧民分為種植養殖、能工巧匠、經營管理、現代農技四大類別,以組織推薦為主,個人自薦為補充,從優秀青年農牧民中精准選定123名鄉村產業帶頭人為鄉土人才,精准打通服務返鄉創業“最后一公裡”。
服務回“歸”,激發鄉村振興潛能
“周長城是我們山羊圪堵村的‘名譽村長’,他精通果蔬種植,成立了田禾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周圍5個村的200多戶農民使用新技術種植優勢果蔬品種。”據山羊圪堵村村干部介紹,合作社有效利用自身良好生態環境,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常年種植優質櫻桃、草莓、油桃、火龍果、辣椒、豆角、番茄等多個蔬果品種,並已連續舉辦4屆櫻桃採摘節。
“我總希望把自己在外面學習和實踐的先進理念和成熟技術帶回哈林格爾鎮,助力鄉村振興和發展。”周長城動情地說。2024年,他積極響應九原區成功人士反哺家鄉聘任“名譽村長”的號召,成了哈林格爾鎮山羊圪堵村的“名譽村長”,之后他曾多次邀請種植專家進行種植品種和技術的科普講座,帶領農戶提高產品產量,投資建設田園綜合體。“我要把農業的生態、生產、旅游、教育等功能與休閑融為一體,形成果蔬採摘及餐飲、休閑娛樂、康養、農文旅相結合的科技示范園區,不辜負鄉親們對我這個‘名譽村長’的信任,帶領他們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共同致富之路。”
通過縱深推進“名譽村長”機制,誠邀農牧、金融、科技、文化等多領域精英,以及熱心公益、有發展思路的各界成功人士選聘“名譽村長”,九原區把鄉賢匯聚起來、把成功人士吸引回來、把資金資源聚集起來,吸引了更多民營經濟人士通過返鄉發展產業、投資基建等方式回饋家鄉。截至目前,九原區選聘的13位“名譽村長”都已正式上崗,助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的路上又多了一個個堅韌有力、步履穩健的身影。
鄉村呼喚新農人。“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們就是要回來的人!”李沙、王亞春……正是這些“要回來的人”,成為九原區人才返鄉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並以滿腔之情、涓滴之力,匯聚成守望鄉村、扮靚故園的磅礡力量。
用發展的機遇吸引返鄉人才,用完善的政策服務返鄉人才,用濃濃的鄉情和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留住返鄉人才……九原正在奮力書寫這一華美篇章。(白雪、徐昕)
來源:九原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