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深推進預算評審 節約更多“真金白銀”

縱深推進預算評審,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為此,近年來,內蒙古以規范預算評審管理、提升預算評審質效、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為抓手,扎實開展財政預算評審工作,節約了更多“真金白銀”。2023年至2024年,自治區財政評審項目325個,涉及自治區本級80多個部門、單位,兩年累計節省財政資金4.15億元。何以省下這麼多錢?內蒙古以“三個堅持”作答。
堅持規范預算評審管理,不斷建設完善制度。遵循“依法依規、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績效導向”原則,自治區通過建章立制,明確了財政部門、項目主管部門、項目單位和評審機構職責,推動預算評審高效開展﹔明確了評審范圍,根據年度預算審核需要,強化了組織管理,確保評審與事前績效評估、績效評價、支出標准等有效銜接,提升了評審效率和質量﹔強化了評審結果運用,推動工作重點從單一的評審資金需求轉向更加注重支出標准建設。
堅持提升預算評審質效,助力資金節約增效。以“客觀、公平、公正”為原則,自治區聚焦重點領域開展維修改造、設備購置、信息化及運行經費等各類項目預算評審。在此過程中,自治區堅決糾正評審中發現的高估冒算、超標配備、超范圍報審等問題,提高項目預算編制的精准性和規范性﹔建立多維度審核機制,深入開展項目必要性、可行性及完整性審查,高標准審核預算的合規性、合理性及經濟性,全面准確提出評審意見,以精准把握項目支出方向。
堅持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切實防范風險。其主要做法是:自治區財政廳建立健全第三方機構考評管理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第三方機構,暫停其評審任務,並依據政府採購法等法律法規,嚴肅追究其責任﹔組織評審專家和第三方機構簽訂項目預算評審工作相關責任狀、承諾書,主動接受各方監督,增強其廉潔自律意識﹔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零容忍”,依法依規追究其責任,持續推進廉潔評審﹔嚴格要求評審人員遵守評審程序、減少工作疏漏、抵御外部干擾,保障評審結果公正。
“下一步,自治區財政廳將進一步提升預算評審質效,不斷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關鍵領域投入。”自治區財政廳預算處處長劉志偉說。(記者 楊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