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華東街消防救援站創新工作室的破繭之路

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新華東街消防救援站“藍焰青春”創新工作室引進多套先進的設施設備,包括3D打印機、多功能維修設備以及維修工具角磨機等,不僅節省成本又方便快捷,既能復刻一些裝備設施,也方便教學。這些設備的引入使工作室達到了正規化標准建設的要求,為后續創新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新轉型”,這一升級標志著從無到有的重大轉變。
授牌儀式
“藍焰青春”創新工作室創建於2021年2月,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應急救援領域的創新探索。短短幾年的時間,工作室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發光指引型水帶、水帶快速展開延伸存放箱、能更換近視鏡片的空呼面罩三項創新成果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憑借這些突出成績,工作室先后被評為“新城區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呼和浩特市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消防救援領域創新發展的標杆。
工作室以“小發明解決大問題”為理念,推出多項實用創新成果,包括水帶延長箱、多功能洗消帳篷、夜間指引型水帶、精准手甲等新型器材裝備。其中,夜間指引型水帶替代了傳統的救生照明線,它的夜間指引功能在為指戰員滅火救援行動提供明確指引的同時,也為人員疏散逃生明確撤離路徑方向,一舉兩得。
針對狹小空間與夜間救援的需求,工作室研發出了發光救援手套—精准手甲,為消防員及時提供便攜式照明,為指戰員精細操作時提供局部照明,解決了指戰員在狹窄區域內的作業弊端。工作室還嘗試將AI與3D打印技術深度融合,構建“智能研發閉環”應用到實驗場景中,向消防裝備“智造”時代積極創新。
今年以來,工作室將3D打印技術作為技術升級的重要一環,深度融入教學示范與裝備實踐中,消防員利用3D打印機直觀還原消防器材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3D打印機還被用做於易損件處理和檢查維修。
工作室就像作為全區首創的器材裝備“維修間”,指戰員們在滅火救援實戰和日常維修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出規律,推進小改進、小創新、小發明和小創造。結合國家“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及內蒙古“科技強消”戰略,工作室首次通過“四大模塊”即編組、待修、操作、記錄,實現閉環管理,旨在破解現代化消防救援裝備發展中的技術瓶頸,鼓勵一線消防員參與技術改良。
作為全鏈條覆蓋的消防創新平台,工作室今年的全新升級標志著內蒙古消防科技從“跟跑”向“領跑”轉型。這一轉變不僅僅是工作室自身發展的新起點,更為消防救援事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娜)
來源: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