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釋放“稅惠紅利”助企“輕裝快跑”

內蒙古民營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2025年03月31日08:5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照亮呼和浩特市中環產業園,滿載著顆粒硅成品的大型運輸車開始穿梭廠區。高高聳立的五座精餾塔和繁忙有序的生產車間勾勒出光伏產業蓬勃發展的動線。

  作為內蒙古最大的光伏產業園區和呼和浩特市重點打造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單晶硅和新能源光伏單晶硅制造基地,呼和浩特市中環產業園現已成功培育並引進了17家半導體和光伏行業的知名企業,形成了顆粒硅10萬噸/年、光伏晶體105GW/年、光伏晶片30GW/年、半導體多晶硅1萬噸/年、半導體晶體2500噸/年的產能,就業人數超1.4萬人。

  為民營經濟注入持續動能,內蒙古稅收政策紅利在加速釋放。國家稅務總局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從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和培育產業集群的高度,構建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型企業—擬上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梯度培育模式,聚焦企業在各階段發展需要,以“精准推送”助力“稅惠紅利”直達快享,3年間共為呼和浩特市中環產業園“注入”25.72億元的研發加計扣除和21.3億元的留抵退稅,為企業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實惠,更為產業園的持續健康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今年2月在北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內蒙古正在實施的“六個行動”中,“助企行動”也明確提出“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

  自治區稅務系統緊緊圍繞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通過精准化服務和釋放“稅惠紅利”,助力民營企業“輕裝快跑”,激發民營經濟澎湃動能。今年1到2月,內蒙古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3%。

  民營企業是推動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為助力民營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內蒙古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與國家普惠性優惠政策協同發力,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稅費負擔。同時,積極落實“自行判別、自主申報、資料留存備查”稅費優惠政策辦理方式,進一步精簡民營企業享受優惠政策辦理流程。

  “我們聚焦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先進制造業發展等重點行業領域,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持續深化‘政策找人’,助推政策紅利精准直達快享。”國家稅務總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俊珅介紹。

  2024年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享受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787萬元、企業所得稅減免45萬元,暢通了企業資金流。“得益於稅收政策支持,我們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我們對堆存的600余萬噸可利用岩石以及生產中持續生產的可利用岩石實行統一選別清理,通過開發利用高效節能破碎設備、高壓輥磨設備、淘洗磁選機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藝設備,逐步淘汰高耗能機械設備達300余台,大力建設綠色礦山。”企業負責人翟宏躍介紹。

  為助力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向“新”向“綠”發展,國家稅務總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稅務局成立了“稅務企業管家團隊”,為該企業量身設計綠色轉型升級方案,助力企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進行環保處理和技術研發投入,企業真正實現了經營發展和綠色環保相適配。

  同時,內蒙古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稅收政策服務“雙輪驅動”,助力民營企業突破技術瓶頸,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4年以來,我們持續推進減証便民。將13項涉稅費資料納入容缺辦理范圍,進一步精簡涉稅費資料報送,將12項涉稅費資料予以取消,將22項涉稅費資料予以留存備查。落實‘個體工商戶經營者身份証明’等12項稅務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嚴控新設稅務証明事項,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不得要求納稅人繳費人在申請辦理稅務事項前自行檢測、檢驗、認証、鑒定、公証或提供証明等。”李俊珅介紹,同時,持續優化電子稅務局申報功能,對符合條件的實行“一鍵零申報”,提升企業申報體驗。不斷拓展“非接觸”“不見面”辦稅繳費服務,推行電子稅務局“7×24小時”全天候受理,推進“足不出戶”“一次不跑”線上辦理。開展跨部門業務協同辦理,推行社保費經辦和稅務繳費業務線上“一網通辦”。

  內蒙古中農興安種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畜牧良種繁殖企業,稅務部門利用大數據幫助企業識別交易方類型,使企業能夠按照開票規定,自開農產品收購發票,規避涉稅涉票風險。公司總經理史士輝感慨道:“大數據就像給企業裝上了‘導航儀’,讓我們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找准方向,高效前行。再加上稅務部門及時的風險提醒,讓我們能夠安心發展,不斷做大做強。”

  聚焦制造業等重點行業在原材料、零部件採購和產品銷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內蒙古稅務系統通過“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功能查詢潛在供應商或採購商,形成“產銷清單”“推薦清單”,發揮“鏈式”效應,推動企業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助力企業經營發展。

  多措並舉、精准施策下,內蒙古民營經濟迸發出強勁活力。截至2月底,內蒙古私營企業達63.5萬戶,其中1—2月新設私營企業1.35萬戶。

  “今年,我們還將認真落實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4.0方案26項涉稅任務,進一步健全完善優惠政策落實常態化工作機制,運用好‘政策找人’‘政策上門’精准推送機制,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快速便捷落實到位,讓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更強。”李俊珅說。(記者 李永桃)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內蒙古民營經濟發展動能澎湃
  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照亮呼和浩特市中環產業園,滿載著顆粒硅成品的大型運輸車開始穿梭廠區。高高聳立的五座精餾塔和繁忙有序的生產車間勾勒出光伏產業蓬勃發展的動線。…
自治區財政下達婦聯5907萬元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獲悉:2025年,自治區本級財政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安排婦聯相關經費5907萬元,支持相關部門在科技創新、創業就業、家庭教育指導等方面做好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經費保障工作。 據悉,剛剛過去的2024年,自治區財政支持“全國女科技工作者走北疆·助力內蒙古高質量發展行動”成功舉辦,支持自治區婦聯邀請北京安貞醫院專家作相關健康講座,惠及全區140多萬群眾﹔支持自治區婦聯開設“巾幗引航計劃”女性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支持舉辦“北疆巾幗護航計劃”女大學生專場招聘會﹔支持實施“北疆布絲瑰創業就業”行動﹔支持京蒙協作項目﹔支持舉辦“北疆亮姐”巾幗家政培訓,促進7萬余名婦女提升技能、創業就業﹔支持舉辦“最美家風耀北疆”故事分享、進校園等活動3200余場,參與群眾超過88萬人次﹔支持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2388場,覆蓋12.9萬人次﹔支持開展“我為婦女兒童辦實事·十送”行動﹔支持開展“久久公益節”等活動募集款物5419萬元,資助3114名“春蕾女童”﹔支持在全國率先開展低收入“兩癌”(乳腺癌、宮頸癌)患病婦女篩查,實現患病婦女人均1萬元救助全覆蓋,救助2302名“兩癌”患病婦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