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 產業增效
巴彥淖爾:優化產業結構 設施農業“遍地開花”

近日,記者走進杭錦后旗二道橋鎮東方紅太陽升田園綜合體5000畝設施農業產業園區,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映入眼帘。工人們正在緊張地施工,扶梁、安裝、調試設備,電鑽聲、捶打聲交織混響,機械車輛開足馬力,往來穿梭。
“目前,一期1200畝工程任務已全部完成,正在建設二期1300畝工程,預計4月1日全部完工並投產。”內蒙古荷供農牧業有限公司建設部負責人張德平介紹。
該設施農業產業園區建成后,二道橋鎮將形成萬畝設施農業規模,將有力推動全鎮農產品朝著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能拉動就業,周邊村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在大棚裡打工掙錢,增加收入。
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臨河區干召廟鎮也在大力推進設施農業發展。該鎮在民主村投資4000萬元,規劃建設棉帘拱棚250棟,與已有的設施農業園區連成一線,形成千畝棉帘拱棚規模化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可帶動2000人以上就業,人均增收1.5萬元。
在烏拉特中旗海流圖鎮春錦農業食用菌產業融合示范園,一座座蘑菇大棚排列得井然有序。大棚內,溫度與濕度被精准控制,一簇簇赤鬆茸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長勢喜人。
春錦農業公司總經理苗蓼介紹,示范園建設了100棟智能溫控大棚,種植赤鬆茸、黑皮雞樅菌等菌種,一棟棚產量7000多斤,一年可實現3—4茬種植,年產量可達2萬多斤。該示范園不僅產量可觀,而且能充分發揮資源循環利用的優勢,將本地玉米秸稈、畜禽糞便等農牧業廢棄物制成培養料,採摘后的菌渣還能回收為生物肥種植有機蔬菜,形成綠色生態循環。
春錦農業食用菌產業融合示范園項目於2024年5月開工建設,總投資6260萬元,佔地面積117畝。該示范園不僅豐富了當地設施農業內涵,填補了烏拉特中旗食用菌產業鏈空白,更有力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完善了特色產業鏈條。
設施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巴彥淖爾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巴彥淖爾市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還帶動了農民增收和就業,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記者 圖古斯畢力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