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浩特市: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同學們,春天到了,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它吧!”近日,在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第十五小學二年級4班的語文課堂上,95后教師綦思萌正用甜美柔和的語言帶領學生學習課文《找春天》。坐在剛剛投入使用的嶄新教室裡,同學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學期我們搬到了嶄新的校園裡上學,不僅離家近,而且環境也好,一切都是嶄新的,希望在這裡學到更多本領,交到更多朋友。”學生張一然開心地說。
錫林浩特市第十五小學是該市重點工程之一,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設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活動室、階梯教室、400米體育運動場地、看台及附屬配套工程和教學設備等,規劃設置36個班級,可容納1620名學生,目前設有9個班級,現有323名學生和36名專職教師。
“自從搬到新的學校,我感覺到孩子們有一種很強烈的歸屬感,比以往學習更認真、更有沖勁了。新學期新起點,我也會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拓展專業技術,帶領孩子們規劃好自己的未來,與家長們攜手共進。”綦思萌充滿期待地說。
“學校投入使用后,推動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城市教育布局更加均衡合理,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錫林浩特市西北區域生源壓力,切實滿足了廣大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該小學負責人史潔瓊說。
近年來,錫林浩特市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全力強化教育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建設和優質教育資源拓展與延伸,不斷改善學校基礎設施條件,努力優化育人教學環境,有效推動了全市教育均衡發展。
2024年該市累計投入5300萬元,實施兩所公辦幼兒園校園基礎建設及設備更新。其中,額吉淖爾幼兒園教學樓改擴建項目(含操場項目)及設備購置項目累計投入3800余萬元,該項目於去年11月投入使用,新增3個教學班、105個學位。錫林浩特市幼兒園多功能活動室建設項目於去年10月開工,計劃今年4月復工,8月竣工驗收,9月投入使用,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錫林浩特市第五中學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計劃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建成后新增中學學位1500個,將有效緩解新區學位緊張、適齡學生就近入學難的問題。
依托“能力提升”項目及債券資金共計2700萬元,該市先后完成第五小學、第九小學、第十小學、油田學校等5所學校操場改造項目和第七小學重建體育看台建設項目。總投資854.76萬元的第十四小學階梯教室建設項目,於去年9月開工,計劃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
為滿足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的課程設置要求,錫林浩特市2024年共計投入1615萬元,先后完成第三中學、蒙古族中學高中實驗室及信息化建設和功能室改造等項目,以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
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是支撐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石。錫林浩特市將繼續統籌規劃,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補短板、優結構、提質量、促均衡,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記者 朱媛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