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海實施“直達快享”和訴求“快速響應”助企機制

2025年03月24日08:4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3月17日,記者走進位於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產業園的內蒙古軒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國軒工業園區綠色供電3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現場,目之所及皆是大干快上的火熱景象,經過工人們的連續奮戰,一塊塊光伏發電板已是整齊排列,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該項目2024年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4億元,總佔地面積約812.5萬平方米,年發電量可達5億千瓦時,並配套建設12萬千瓦/48萬千瓦時的電化學儲能系統。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支架、光伏組件和電器設備安裝等工作,項目整體進度完成超30%。項目預計今年10月底前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項目總監荊延成說。

據介紹,該項目將充分匹配內蒙古國軒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一期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國軒零碳科技公司提供清潔電力,經折算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萬噸、減少標煤消耗約16萬噸。

連日來,隨著春回大地,烏海市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機器轟鳴的工地、忙碌施工的工人、來回穿梭的車輛……一個個重點項目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為“全年紅”贏得主動。

烏海市2025年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33個,總投資1170.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18.4億元。截至3月中旬開復工192個,開復工率82.4%,同比增長22.2%。新建項目95個,涉及主要前期手續1140項,已辦結951項、手續辦結率83.4%,同比增長8.4個百分點。

據烏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施好重大項目謀劃行動,烏海市舉全市之力保障項目加快實施,預計年內建成投產項目120個,涉及總投資391.2億元,涵蓋產業發展、能源、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九大領域。

在重點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烏海市“保姆式”服務成為推動工程穩步前行的“隱形引擎”,從項目審批到資源調配,從難題破解到全程護航,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如同“及時雨”,為企業排憂解難,確保了招商項目早落地、新建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快投資、竣工項目快投用。

在位於烏達區的金湖獨立儲能電站項目,記者看到40個如廂式貨車的大型磷酸鐵鋰電池倉整齊排列,載滿綠色電能。很難想象,就在幾個月前,腳下這片土地還是一片荒地。

2024年8月,金湖獨立儲能電站項目正式開工﹔11月,項目土建便完成98%,主變設備開始進場﹔12月,項目順利實現全容量並網。

“沒想到能有這麼快!4個月完成4個多億元投資,放在哪裡都不敢想。各級各部門想企業之所想、辦企業之所盼,用服務‘推著跑’甚至‘領著跑’,項目建設怎能不快?”金湖獨立儲能電站項目負責人馬永鑫說。

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這樣一份時間表,能看出企業落地烏海市后的發展速度,也折射出了烏海市“保姆式”服務的效率。

如今,烏海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由40項精簡至27項,政府投資項目和一般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由120個工作日分別壓減至81個和68個工作日﹔738個事項實現“免証辦”,政務誠信評估居全區首位﹔各級各部門累計共為840家投資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

在這過程中,烏海市還堅持推動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企業轉,在水、電、氣、暖等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千方百計保障企業生產經營需求。

2024年,烏海市積極置換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共計324.063公頃,同時批復了75個新增建設用地項目,總面積達到870公頃。累計向上級爭取內蒙古河套灌區節約水量指標1000萬立方米。指導民營企業開展水權交易,印發了《烏海市水權交易實施辦法》,共開展水權交易16筆,交易水量為1765萬立方米,有效盤活了水資源。

3月7日,在烏海市2025年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23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總金額164.65億元。這些項目涉及裝備制造、現代煤化工、冶金建材、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業、低空經濟等多個領域,將加快烏海市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調整,為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蝶變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

集中簽約儀式上,烏海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更是庄嚴表態,將深入實施助企行動,完善企業政策“直達快享”和訴求“快速響應”機制,落實好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讓企業底氣滿滿地在烏投資。(記者 郝飚)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