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與全球158個國家開展貿易往來
“朋友圈”如何進一步擴大?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下,地區間的開放合作程度深刻影響著其發展的廣度與深度。內蒙古——這片位於中國北部邊疆的廣袤土地,正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積極拓展自身“朋友圈”,在國內外經貿舞台上不斷綻放光彩。
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值2024年達2073.1億元,同比增長5.8%,高於全國外貿增速0.8個百分點,首破2000億元大關。在外貿整體實現穩中向好的過程中,內蒙古的貿易“朋友圈”也越來越大,截至2024年底,內蒙古與全球158個國家開展貿易往來,對120個貿易伙伴實現進出口增長。
隨著內蒙古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展,內蒙古對東盟連續5年(2020年—2024年)進出口保持增長,東盟等新興市場成為內蒙古外貿新增長極﹔隨著金磚合作機制的深化,2024年內蒙古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增長70.8%﹔此外,持續同歐美、西亞等加強經貿合作,對其進出口分別增長3.2%、66.7%,上述市場成為推動內蒙古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
內蒙古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達4200多公裡,有20個對外開放口岸,依托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內蒙古外貿對蒙、俄等傳統市場保持增勢。
“蒙、俄是內蒙古上游商品最大來源地,也是內蒙古機電產品第一大出口市場。中蒙俄經濟走廊拉緊了利益共同體的紐帶,2024年雙邊貿易增長4.4%,展現了貿易的互利共贏。”呼和浩特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周曉劍介紹。
內蒙古的實踐印証了“開放是最大的發展紅利”。在新的一年,在這片橫跨“三北”、毗鄰俄蒙的遼闊土地上,正在以高質量發展的新邏輯繼續擴大“朋友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為2025年重點任務。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外要擴大高水平開放”。
——立足俄蒙、但不局限於俄蒙,抓住自貿區創建的契機,加快推進更高標准的制度型開放,更深層次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化拓展同東北亞、中亞、歐美、澳新和新興經濟體的合作。
——要做大外貿盤子,擴大二手車、“新三樣”、中間品、農食產品出口規模,培育一批跨境電商企業和產業園,布局一批重點貿易伙伴海外倉,積極推進呼和浩特、烏蘭察布中歐班列集散中心建設,提高班列貨源集散能力和回程滿載率,力爭到發中歐班列突破500列、口岸貨運量超過1.3億噸、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2200億元。
——要著力提升口岸功能,建設好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實施好滿洲裡鐵路口岸准軌增二線、二連浩特公路口岸第二通道、滿都拉口岸通道擴建、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鐵路大橋等重點項目,完成滿洲裡、二連浩特智慧口岸試點建設。
——要強化口腹聯動、落地轉化,深入研究出口商品上游來向和進口商品下游去向,加快發展焦煤、鐵礦石、糧油、鉀肥、木材、螢石、羊絨等落地加工產業,有效解決“酒肉穿腸過”問題。各綜合保稅區要找准自身短板,制定有針對性的提升方案,加快晉位升級。
在這片北疆熱土上,開放的故事還在書寫新的篇章。內蒙古將不斷深化全域開放,與世界各國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為地區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 高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