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蘭察布市農食產品出口喜迎“開門紅”

2025年02月26日07:4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2月25日,記者從集寧海關獲悉,2025年伊始,烏蘭察布市農食產品出口迎來“開門紅”。1月份農食產品出口量8943.17噸,貨值134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45.44%和25.19%。

“過去,復雜的國際食品安全標准和技術壁壘成為企業出口的‘攔路虎’。歐盟、日韓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法規標准更新頻繁,企業稍不留神就可能‘觸雷’。如今,呼和浩特海關所屬集寧海關安排專人對接企業,提前收集並詳細解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法規標准,同時提供風險預警。海關的‘政策導航’讓企業避免因標准不符而被‘拒之門外’,真正吃下了‘定心丸’。”內蒙古蒙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張磊表示。

為更好地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呼和浩特海關所屬集寧海關還通過優化通關流程、精准政策賦能、主動破解難題等舉措,助力企業進一步降本增效。

“查檢時間對我們很重要,時間保障不好,可能導致企業錯過最佳交貨期,影響客戶滿意度。如今海關‘雲簽發’和‘7×24小時’預約查檢機制,徹底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我們企業出口訂單多,需要的各類証書也多,但無論我們何時有需求,海關都會第一時間響應,實現查檢、出証‘一氣呵成’。這種‘零等待’的體驗,不僅節約了企業的時間成本,還大大降低了倉儲和物流費用,讓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關務部主任佔仁杰說。

在優化通關流程、助力企業節約時間成本的同時,呼和浩特海關所屬集寧海關還從原料採購、生產過程控制、成品實驗室檢測等多環節推動企業嚴格產品質量把控,讓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贏得更多信任。

“雖然監管嚴格,但這讓企業更有底氣了。因為隻有高質量的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海關的嚴格監管,實際上為企業贏得了‘國際通行証’,今年我們企業的訂單量較去年有了明顯提升。”內蒙古塞北沐農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愛軍表示。

持續優化服務,助力企業“走出去”,是海關工作的職責之一。據悉,集寧海關將持續深化服務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加貼心、高效的服務,助力烏蘭察布更多優質農食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海關力量。(記者 海軍 通訊員 趙曉薇)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