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筑牢“鋼鐵長城” 守護北疆安寧

——從自治區兩會部署看奮進中的內蒙古

2025年02月15日08: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作為祖國的“北大門”、首都的“護城河”,內蒙古在國家安全穩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維護好祖國北疆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重大政治任務。

  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內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重點做好“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等11個方面工作。

  方向已經明晰,奮斗正當其時。連日來,全區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自治區兩會精神,大家表示要扛牢主責主業,不折不扣抓落實,用行動踐行使命,用實干彰顯擔當,為把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構筑得堅不可摧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忠誠履職 讓北疆“鋼鐵長城”越筑越牢

  2月10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漸漸穿透雲層,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興安邊境管理支隊阿爾山邊境管理大隊無人機警航隊開始了邊境空中巡查。“1380至1382邊境管段未發現異常。”晨光洒在皚皚白雪上,警用無人機傳輸畫面中的邊境小道清晰可見。伊爾施邊境派出所民警劉志強站在山頂,向大隊匯報巡邊情況。

  治國必治邊,強國必強邊。自治區兩會落下帷幕后,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第一時間組織全體民(輔)警認真學習自治區兩會精神。2025年,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將聚焦北疆國門邊境安全管控核心,堅持主業主抓、主責主為,圍繞“強體系、建機制、優布局”,一體推進邊境管控體系、智能化口岸管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充實邊境管控力量﹔樹牢新警務理念,做強聯合創新實驗室,研發列裝一批高新技術裝備,優化升級警務融合新模式,健全深化實戰指揮機制、主動警務和精准打擊機制、邊境基礎防范和重點管控機制等“五項機制”,確保國門邊境安全無虞。

  社會穩定和安全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今年春節假期,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廣大民警恪盡職守、忠誠奉獻,全力確保社會治安秩序良好。與去年春節假期相比,全區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3.06%、36.84%。

  春節假期剛過,全區各級公安機關紛紛開展“新年第一訓”,加強公安隊伍建設,提升民警能力素質,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讓廣大民警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斗志開啟新的一年工作。

  2025年,自治區公安廳將重拳打擊嚴重暴力犯罪,深化電詐犯罪打擊治理,繼續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嚴密筑牢公共安全防線,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同時,該廳將繼續從全面加強政治建設、持續改進紀律作風和激勵隊伍擔當作為三方面入手,縱深推進全面從嚴管黨治警,規劃實施素質強警工程,鍛造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為扛牢主責主業,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擔當作為 多元解紛守好社會穩定底線

  1月23日,全區中級法院院長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會議對今年工作作出部署。2025年,全區法院將深入開展政治鑄魂、質效鞏固、素能提升、科技賦能四項工程,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內蒙古、法治內蒙古建設。

  “我們將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緊盯重點領域風險,全面排查起底、化解處置,並健全防范對應的長效機制。”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辦公室主任史燕龍說,全區法院將深化“北疆楓橋”品牌建設,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深化“代表、委員+法院”“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法院”等機制,推廣“示范訴訟+批量調解”機制,充分發揮指導調解職能,做好高效實質解紛。

  內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守好社會穩定底線。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區各相關部門對照崗位職責、主動認領任務、積極謀劃落實,快馬加鞭動起來,全力以赴干起來。

  自治區公安廳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深入推進“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等專項行動,加強信息共享、源頭治理和部門聯動,著力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

  自治區司法廳將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快推進司法所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形成矛盾風險預防化解常治長效機制。嚴格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一體推進教育改造、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糾紛化解、法治宣傳五項工作,在維護安全穩定上持續發力,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我們要扛緊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政治責任,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職責,全力以赴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自治區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白永平表示。

  服務大局 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發展和安全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當前,全區各相關部門自覺把各項工作置於全區高質量發展大局中謀劃推進,切實發揮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主力軍”作用,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方向明,思路清,動力足。新的一年,全區政法系統緊緊圍繞貫穿一條主線、辦好兩件大事、完成“五大任務”、實施“六個工程”、開展“六個行動”,主動找准定位、抓住關鍵環節,科學謀劃政法工作,努力在服務保障大局上展現政法擔當、貢獻政法力量。

  “服務保障‘六個行動’,是今年全區法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中之重。”史燕龍介紹,全區法院將建立涉重大項目矛盾糾紛化解“綠色通道”,全力保障快開工、早投產﹔強化涉企案件辦理,堅持促進支持與規范引導相統一、合法保護與平等對待相統一,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依法保護勞動者、用人單位合法權益,推進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妥善審理就業糾紛案件,加強新就業群體權益保護,保障農牧民工工資支付﹔依法懲治水污染犯罪,加大罰金刑適用力度,破解污染環境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深化“呼包鄂烏”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和通遼、赤峰“雙子星”司法協作機制,為區域協同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加強文化知識產權保護,縮短著作權類型化案件審理周期,激勵文化創新、促進業態發展。

  “我們將助力推進‘六個工程’,服務保障‘六個行動’,積極參與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依法嚴懲違法犯罪行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王紅霞說。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將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推動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努力促進全區社會安定和高質量發展。(記者 薛曉芳 王皓 安寅東 郝佳麗)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