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菜籃子”鼓起農民“錢袋子”

2025年02月12日09:3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2月11日,濃濃年味依舊彌漫在阿拉善盟的大街小巷,但在該盟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嘉爾嘎勒賽漢鎮的蔬菜保供基地裡,卻春潮涌動,一派繁忙景象:一排排日光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在大棚內放眼望去,滿目青翠、綠意盎然。一壟壟蔬菜郁郁蔥蔥,翠綠的葉子間點綴著果實,農戶們穿梭在大棚中,有條不紊地採摘收獲,這不僅豐富了春節期間群眾的“菜籃子”,也鼓了農民的“錢袋子”。

  “現在我們溫室大棚種植有葡萄、番茄、辣椒等果蔬,目前40多個溫棚的果蔬長勢都很好,番茄和辣椒已上市,銷售主要以訂單為主。”蔬菜保供基地負責人楊忠元告訴記者。

  據了解,近幾年來,嘉爾嘎勒賽漢鎮積極探索“蘇木鎮+企業+嘎查”的合作模式,延伸“育、產、銷”產業鏈條,盤活現有資源,推動設施農業提質增效,並通過科學種植和精細化管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附加值,增強“菜籃子”保供能力,實現全年不間斷生產,滿足群眾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需求。去年,該鎮還對蔬菜保供基地原有的117座溫室大棚進行改造,並新建蓄水池1座,進一步補齊溫室大棚基礎設施短板,在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的同時,保障了群眾“菜籃子”的穩定供應。

  溫室大棚種植產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還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就業和增收。“以前冬天沒有活干就閑在家裡,如今在溫室大棚裡也可以打工賺錢,離家又近,還可以照顧家裡,特別好。”嘉爾嘎勒賽漢鎮阿敦高勒嘎查農民劉光榮說。

  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近年來,孿井灘生態移民示范區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托特色資源、創新管理模式,大力培育發展富民產業,引導農戶由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發展,積極發展“大棚經濟”,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將“好資源”轉化為“好錢景”,“春種秋收”變“四季豐收”,實現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綠色化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發展新動能。

  “今年,我們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優化服務、搭建平台,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巧打季節差、時間差,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不斷激活鄉村振興產業新活力。”嘉爾嘎勒賽漢鎮副鎮長胡洋說。(記者 劉宏章 實習生 劉雪兒)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