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堅持用改革的辦法深化簡政放權

2024年內蒙古累計兌付惠企直達資金13.7億元

2025年02月12日09:2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走進包頭盛泰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59條生產線高效運轉,一天就能下線1.6萬隻輪轂。目前,企業的節水技術改造項目和關鍵工序機器人換人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

  據公司項目部副部長方杰介紹,生產、科研能夠同步推進,主要得益於自治區財政廳直達企業的500多萬元惠企資金。“惠企資金直達企業,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減少了中間層層審批的繁雜程序,讓我們能夠更及時地把這筆資金投入到生產、技術研發當中,心無旁騖謀發展。”方杰說。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財政資金到位率,2024年,自治區財政廳創新資金管理方式,建立惠企資金直達機制,通過自治區級項目庫和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惠企資金從自治區層面直達企業。2024年累計兌付惠企直達資金13.7億元,惠及全區2100戶企業,支持了包括商務和工信領域的2678個項目,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有效激發企業創新和轉型發展活力。

  惠企資金直達機制是自治區財政廳深化惠企資金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為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正是自治區持續深化簡政放權的一個縮影。

  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通過“放”“管”結合,把該放的權放開、放到位,把該管的事管住、管好。2024年,自治區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改革,發改、工信、財政等部門推出一批優化審批流程時效、放寬資金管理權限等改革事項,全力優化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為企業發展持續蓄勢賦能。

  自治區發改委在前期對本級行政權力“應取盡取、應放盡放”的基礎上,把優化簡化行政權力運行放到保障自治區重大項目建設、完成“穩投資”任務、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去認識理解和推進落實,不斷深化行政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優化提升政務服務效能,重點推動了11項工作。

  圍繞優化簡化審批流程,重點開展了規范推行項目容缺受理、加快項目審核辦理進度、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簡化節能違法行為行政處罰、健全專家參與公共決策制度、優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體系6項改革工作,以進一步優化項目前置條件、簡化審批工作流程。圍繞提高審批工作時效,推出優化項目節能審查流程和壓減金屬礦山開發、交通基礎設施、農牧、社會領域項目審核時限5項舉措,在前期已大幅壓減辦理時限的基礎上,將不同類型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再提速2—5個工作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工信廳高度重視服務型政府建設,大力推進工信領域“放管服”改革,職能轉變進一步加快,服務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一方面,扎實推進工信領域行政權力下放優化,將原有的163項行政事項經取消下放壓減至44項,壓減率73%,做到行政事項“應放盡放”。另一方面,深入開展優化服務簡政放權改革,2024年,從下放認定權限、簡化審批流程、減少或取消檢查、落實即接即辦、優化管理辦法、項目建設前置條件等方面提出7項具體措施,包括允許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和化工項目同步建設、下放基礎級智能工廠認定權限、調整自治區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方式、優化調整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審批辦理環節等。

  為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動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自治區財政廳簡政放權持續優化服務,部署了專項資金管理放權、放寬預算調劑權限、放寬專項債券分配權限、放寬國有資產處置審批權限、優化財政撥款審批管理、優化政府採購管理、優化提級專項資金管理等一系列簡政放權措施。

  比如,在專項資金管理放權方面,明確專項資金“財政管兩頭、部門管中間”,將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審核、分配等職權由自治區財政廳全部放到自治區相關主管部門。在優化政府採購管理方面,實行涉企事項、代理機構事項、評審專家事項和預算單位事項等4類事項“一次辦”服務,優化政府採購預算審核。

  簡政放權改革就像源頭活水,放出的是活力,提升的是管理,優化的是服務,激發的是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路上,新征程上,內蒙古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持續優化服務能力,不斷為市場增動力、為人民增便利。(記者 康麗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