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進度,需要分秒必爭

“小白,餃子煮好了,快點過來吃吧!”電話裡,門衛室金泉叔熱情招呼著白世明。
1月28日,乙巳蛇年大年夜。位於呼和浩特賽罕區太平庄村的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太平庄實驗站一片寂靜,兩處亮著燈的地方除了門房,就是白世明博士的實驗室了。
白世明是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糖生物工程院士專家工作站課題組負責人,主要從事中蒙藥材活性物質提取與活性分析、相關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等前沿生物科技研究。依托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型實驗室平台及糖生物工程院士工作站,白世明團隊正在深入挖掘內蒙古特色植物糖物質的應用潛能,全面開展內蒙古地區糖類物質的高值化利用與開發。
熱氣騰騰的餃子,配上花生米、黃豆芽、腌雞蛋,吃著簡單而溫馨的年夜飯,白世明和金泉叔夫婦一起透過監控視頻觀看呼和浩特城市上空綻放的絢麗煙花。“那一刻才真的感覺到濃郁的年味了。”白世明笑著說。
實驗室裡的儀器閃爍細微亮光平穩運行著,各類色譜儀有條不紊進行黃芪、苦參、蒼術等中蒙藥材純化多糖、小分子化合物分離工作。吃過年夜飯,白世明和金泉叔夫婦道謝,轉身回到實驗室繼續開啟工作模式。他利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進行化合物組的非靶向分析,認真比對著實驗結果,在電腦裡記錄下一個個數據。
“目前我們實驗室正在進行的實驗,就是要從內蒙古特色天然中蒙藥材中提取活性糖類物質,用於疫苗及佐劑、潛在藥物和大健康產品的開發應用。”白世明說。
實驗不間斷運轉,沒有節假日對於白世明而言已成了常態。在實驗室食堂冰箱,存放著一大袋包子,這是他年前備好的工作餐。從清晨到深夜,他基本不會離開實驗室。“餓了就熱兩個包子吃,還是挺方便的。”他說。
工作站自2023年成立以來,白世明主動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科研一線,這是他第二次在實驗站過年。“其實挺想抽空回去陪陪家人,但現在工作仍處於起步階段,為了趕進度,需要分秒必爭向目標沖刺。家人也很支持我先把工作做好。”白世明說。
去年,課題組完成了理化實驗部分,同時完成了論文和專利的撰寫,並初步開展了內蒙古地區糖類物質資源庫的建設工作。不斷涌現的科技成果讓白世明團隊對未來充滿期待與干勁。
“希望在新的一年,能產出更多更好的科學成果,為內蒙古相關醫藥、疫苗企業及行業提供自主研發的原創性技術支撐、助推產業化應用,為自治區生物技術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白世明說。(記者 白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