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新春走基層︱除夕夜裡的光明守護者

人民網 孟佳澍
2025年02月01日16:52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除夕夜晚上7點,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零下20℃的寒風中,電力搶修車的紅藍警燈刺破夜幕,在牛奶廠片區的巷道裡劃出溫暖的光軌。當159戶居民家中重新亮起燈火時,搶修隊員凍得通紅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能讓老鄉們准時看上春晚,這年才算過踏實。”

這次除夕搶修,只是內蒙古電力集團春節保供戰的縮影。近日 ,筆者走進磴口供電公司,記錄下這群“光明衛士”守護萬家燈火的平凡日常。

寒夜鏖戰:搶修現場的溫度較量

“城西線牛奶場變壓器低壓側空氣開關燒損!”1月28日晚,磴口供電公司配電急修副班長高亮接到故障報告時,年夜飯剛扒了兩口。他抓起工裝就往外跑,身后妻子追著喊:“把圍巾戴上!”

趕到現場時,居民樓窗口透出的燭光讓高亮揪心。檢測發現,驟增的用電負荷讓400A的空氣開關不堪重負。“換630A的!”他果斷決策。寒風中,搶修隊員踩著結冰的電杆向上攀爬,安全繩剛系好就凍得發硬。地面配合的隊員不停跺腳取暖,卻始終用身體護著工具箱,生怕精密儀器受凍失靈。

搶修線路。受訪者供圖

搶修線路。受訪者供圖

此時調度中心大屏上,全縣用電負荷曲線正沖向歷史峰值。“負荷每漲1%,我的心跳就快10下。”調度員楊卓盯著跳動的數字,她面前的對講機裡不斷傳來各點位匯報,“政府廣場彩燈線路正常”“醫院雙電源運行穩定”.....

兩個半小時后,當此起彼伏的“來電了!”歡呼聲從居民樓傳來時,搶修隊員的絕緣手套早已結滿冰碴。居民王大爺執意把剛出鍋的餃子拿給隊員:"孩子們趁熱吃,辛苦了!"

未雨綢繆:春節保供的精密棋局

這場除夕搶修的快速響應,源於磴口供電公司縝密的春節保供部署。早在1月初,配電運檢班就開啟“地毯式”巡檢。筆者在巡檢記錄本上看到,1月11日發現的絕緣子裂紋、1月18日處理的樹障隱患等37處缺陷已全部銷號。

檢查供電線路。受訪者供圖

檢查供電線路。受訪者供圖

“紅外測溫就像給電網做CT。”配電急修老師傅向筆者展示手機裡的熱成像圖,屏幕上各色溫度標識清晰可見。他們創新採用“無人機+人工”立體巡檢,對28條重點線路實行“一日三巡”,確保設備“零缺陷”過年。

在物資倉庫,管理員如數家珍:“今年儲備的各類金具比去年多20%,連春節可能買不到的接線端子都備了雙份。”筆者注意到,角落裡整箱的暖寶寶格外醒目——這是為野外作業人員特別採購的“溫暖裝備”。

特別年味:供電所裡的團圓餃子

除夕夜的烏蘭布和供電所食堂,一場特殊的“守歲”正在進行。副所長石磊帶著留守員工包餃子。“咱們包個'安全餃',祝電網平安!”老師傅把餃子捏成元寶狀,年輕員工用胡蘿卜汁和出“電力紅”面皮。

除夕夜,烏蘭布和供電所留守員工一起包餃子慶新年。受訪者供圖

除夕夜,烏蘭布和供電所留守員工一起包餃子慶新年。受訪者供圖

食堂牆上,“春節值班表”用不同顏色標注輪班時段。石磊介紹,今年實行“雙倍備班”制,85名值守人員較去年增加15%。“90后”姑娘王俊梅主動請纓值除夕夜班:“我家近,讓住旗縣的同事先團圓。”

調度中心調度員監看供電數據。人民網 孟佳澍攝

調度中心調度員監看供電數據。人民網 孟佳澍攝

當零點的鐘聲敲響,監控室突然響起警報。王俊梅瞬間進入狀態,快速定位到某街道的配電箱溫度異常。確認是虛警后,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剛許的新年願望,希望所有警報都是虛驚一場。”

牧區暖光:照亮鄉村振興之路

春節保供不僅關乎城市溫暖,更系著鄉村振興脈搏。在沙金套海蘇木,電力黨員服務隊正為養殖戶進行節前“體檢”。筆者跟隨隊員魏旭宏走進牧民巴特爾家,看到他們為粉碎機加裝漏電保護裝置,給草料棚更換防潮線路。

“羊圈保溫燈比我的命還重要。”巴特爾說,去年寒潮時電力人冒雪搶修保住了300隻待產母羊,“現在小羊羔每隻都帶著‘電暖氣’長大呢!”如今蘇木建成現代化養殖基地,電力公司配套升級的變壓器讓全自動飼喂系統穩定運轉。

守護萬家燈火。受訪者供圖

守護萬家燈火。受訪者供圖

萬家燈火處,總有守燈人。這個春節,磴口供電公司累計投入保電人員268人次,開展特巡47次,處理故障報修23起。當筆者問及堅守的意義,剛完成搶修歸來的高亮看著街邊燈籠輕聲說:“我們多走一步夜路,百姓就多一份暖意。”

此刻,城市璀璨的燈河靜靜流淌,那些奔走在搶修路上、堅守在調度台前、巡邏在線路下的身影,正用責任與熱忱編織著最動人的新春光景。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