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寶力達:用行動回報祖國的恩情
“我的父母都是‘國家的孩子’,國家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作為一名‘國家的孩子’的后代,我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對黨和國家有著深厚的感恩之情。我這次榮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榮譽后,特別激動,我將繼續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回報家鄉,回報社會。”這是“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四子王旗江岸蘇木衛境嘎查黨支部副書記鋼寶力達的初心,也是他多年來不求回報、熱心幫助眾多受助者的原因所在。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經歷了罕見的自然災害。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一些孤兒院陷入糧食匱乏困境,3000多名幼小多病孤兒的口糧成了問題。善良寬廣的內蒙古大草原向他們敞開了懷抱,3000多名孤兒來到內蒙古,鋼寶力達的父母就是其中的兩個。鋼寶力達的父親當時年僅6歲,他的母親當時也隻有5歲。他們從上海來到了四子王旗,被善良朴實的牧民收養並健康成長。
“我的父母成家后,便在這片草原扎了根,還養育了我們5個子女。現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黨和國家的恩情,我們不能忘。”1979年出生的鋼寶力達,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對黨和國家有著特殊的感情。
鋼寶力達於1999年參軍入伍,從小就喜歡研究電器線路的他,在部隊服役期間被分配到了汽修班學習汽修技能,並取得了汽修職業資格証,成為一名合格的汽修工。
2001年,鋼寶力達從部隊退役后,回家鄉開了一家汽修部,經常幫助司機師傅解決車輛故障。考慮到他的修理鋪離公路較遠,為了方便救援,他就購置了一輛二手車,配置了相關的汽修設備后,就成了一輛流動救援服務車,為需要救援的車輛服務。多年來,在邊防公路160多公裡的范圍內,鋼寶力達累計對過往的1.2萬多輛汽車提供過援助。
地處偏遠的邊境,開展道路救援不僅辛苦,而且還很危險。2023年12月14日,江岸蘇木遭遇近幾年罕見的大雪,降雪整整持續了一天一夜。在寒風刺骨的冬夜,忙碌了一天的鋼寶力達正准備休息時,突然接到一個緊急求助電話。
原來是幾位河南游客自駕去滿洲裡,中途車沒油了,被困在G331國道上。當時氣溫已達零下30攝氏度,車輛無法啟動,人員受餓挨凍,情況十分危急,鋼寶力達毫不猶豫沖入暴風雪中。由於積雪太厚,鋼寶力達隻能下車用鐵鍬將前面的積雪清理一段,然后再上車開行一段。就這樣,清一段開一段,終於到達救援處。他為受困車輛加了汽油,確保車子可以正常啟動后,又認真檢查了輪胎、避震等。
維修完畢后,從惶恐中緩過神的河南小伙緊緊地握住鋼寶力達的手,聲淚俱下地說:“還好在公路旁邊看到了您的救援牌子。如果今天沒有您,這麼惡劣的天氣,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我們嘎查處在邊境線,離城鎮遠,如果汽車出現故障,至少走100公裡才能找到修理部。鋼寶力達在這裡開了修理部后,周邊牧民方便多了。”衛境嘎查黨支部書記哈斯畢力格說。(記者 皇甫美鮮 海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