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踐諾“六個一” 展現履職新樣子

——二〇二四年自治區政協加強委員服務管理工作回眸

2025年01月12日08:0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政協委員履職“六個一”是自治區政協的創新之舉,就是要求委員每年參加一次全會,至少提交一件提案、一篇社情民意信息,參加一次自治區政協或盟市政協組織的視察考察調研等履職活動、一次學習培訓和一次界別活動並聯系走訪界別群眾不少於5人,無正當理由完不成年度履職任務的委員將主動請辭。這項工作入選自治區黨委“創新成果和典型經驗大起底”,被《人民日報》深度採訪報道。

  履職要量化,作業要明確

  政協委員“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在黨和政府與界別群眾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作為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把本職工作與履職工作融合貫通,有針對性地向黨和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建立在委員履職承諾踐諾和主動請辭制度基礎上的“六個一”履職任務,從制度設計上讓這一職責變得具體起來。

  娜日蘇和白雙成分別是自治區政協環境資源界和科技界委員,分別從事氣象和人工智能研究工作。2024年6月,兩位委員聯合開展了一次聯系界別群眾活動。在這次界別活動中,專家們從推動人工智能在生態氣象服務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娜日蘇和白雙成都感覺到收獲很多,打算聯合提出一件關於以人工智能、氣象服務助力生態建設方面的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說實話,剛擔任政協委員時,更多體會到的是黨和人民的信任,對政協委員肩上的責任還沒有深刻認識。兩年來,‘六個一’履職任務讓我深切感受到,履職能力提升永遠在路上,政協委員不僅要在履職上追求高質量,也要在紀律作風上作表率。”娜日蘇說。

  委員履職承諾踐諾和主動請辭制度的成功推行,通過承諾與踐諾的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激勵政協委員提升履職能力,在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

  一手抓制度機制,一手搞好履職服務

  2024年,自治區政協開展常委會會議協商、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聯動協商以及視察考察等調研協商活動。舉辦委員專題培訓班、委員講堂、專題講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等眾多學習活動,豐富了政協委員的履職形式。將自治區政協委員參加住盟市政協有關履職活動、參加基層界別委員工作站(室)協商、自主調研和服務為民等活動納入“六個一”履職統計,將參加“京蒙協作 政協助力”“政協+法院”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和信訪代辦工作等納入委員履職激勵性指標,大家紛紛表示履職平台更多了,履職活動更豐富了。

  自治區政協黨組將落實委員履職承諾踐諾和主動請辭制度納入政協黨組和常委會工作要點,出台制度、措施推進服務委員履職工作。自治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全區12個盟市,就充分發揮新時代政協委員作用情況進行督導。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制定了責任清單,各專委會積極配合,定期提醒委員,不少委員表示,“履職更有目標、更有方向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履職氛圍正在委員中悄然形成,主動要求履職活動的委員更多了,協商發言更積極了,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數量多了、質量提升了。

  自治區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貿促會會長張郡2024年提交了10件提案,其中立案9件﹔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8篇。她在2024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六個一”履職任務。“‘六個一’既是每一位自治區政協委員履職的基本盤,也是政協工作機制與工作細節的濃縮,讓我們每一個政協委員更好地交出有態度、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履職答卷。”張郡說。

  老百姓的煩心事,就是委員的操心事

  “你的煩心事是我心上的事,面對面在一起,帶著一份誠意,這邊相關部門、那邊街坊鄰裡,政協委員牽起線,有事大家商議……”

  2024年9月20日晚,自治區政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文藝匯演正在進行。自治區政協常委、青年歌唱家天駿一曲《面對面好商量》唱出人民政協為人民的真情實感。這首原創歌曲的譜曲也是天駿,靈感就來源於他多次參加包頭市各委員工作室民主協商,為群眾解決困難。

  自治區政協倡導,全區各級政協建立起2300多家委員工作站(室),自治區政協委員主動下沉,打通委員履職為民的“最后一公裡”。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解決疏通了情緒、化解了矛盾,展現出政協協商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讓廣大群眾感到政協委員就在身邊、政協離自己很近。

  充分調動委員履職積極性、提升委員履職能力、服務管理好委員隊伍是政協組織的職責所在。“六個一”履職任務,調動並充分尊重了委員的履職積極性,提升了政協機關服務委員履職的能力,為政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治區政協將持續推進改革創新,為委員履職創造更廣闊的空間,把自治區政協委員的履職承諾進一步轉化為實際行動,為自治區實現闖新路進中游奮斗目標,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白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