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內蒙古創新創造的氛圍濃起來了

2025年01月11日08:2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全球首創煤加氫氣化技術、最大容量構網型儲能樣機成功運行﹔全國首台“零碳排放”重型礦用卡車、首條可摻氫高壓長輸管道、3項能源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在內蒙古研發應用﹔稀土彩色墨水屏、超磁致伸縮材料、乳酸菌低溫噴霧工藝等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落地……2024年,以科技“突圍”統領全面創新、打造新質生產力,內蒙古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區域創新之路。

  這幾天,位於和林格爾新區,總投資約12.5億元、正在火熱建設中的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空天跨尺度計量基准大科學裝置與高性能光柵產業化項目”的工作人員正在開展模擬裝置試制研制工作。

  項目集聚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航天科技集團等多個國內優勢科研團隊的行業頂尖人才,致力於建設國內首個對標國際領先水平的空天跨尺度計量基准大科學裝置。“高性能光柵作為高端裝備的眼睛,是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能夠推動我國智能制造產業創鏈、航空航天產業強鏈、大數據產業融鏈,實現從創鏈、強鏈到融鏈的升級。”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內蒙古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劉紅忠介紹說。

  這是內蒙古以“起跑即領先”的姿態全力推進科技“突圍”工程的一個縮影。2024年,內蒙古全局謀劃、縱深推進,在自治區黨委科技委統籌領導下,全區各部門、盟市、各類創新主體協同聯動、形成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促成全區上下多點“突圍”的良好攻堅局面,創新能級不斷躍升。

  2024年,內蒙古以改革發力,為創新加力,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以《關於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意見》為核心,配套出台《關於實施“英才興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體系優化改革方案》《關於深化財政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創新容錯免責事項清單》等政策舉措,構建“1+7”科技政策體系,架構起科技創新事業快速發展的四梁八柱。

  “自治區出台的系列科技新政意義重大,為科研人員減負鬆綁,營造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我們對積極投身科技創新事業信心更足了。”內蒙古自治區微尺度物理與原子制造重點實驗室主任、內蒙古大學教授趙世峰說。

  2024年,內蒙古在創新平台優化布局上下功夫。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稀土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特種車輛、白雲鄂博兩個全國重點實驗室,鄂爾多斯、巴彥淖爾兩個國家級示范區進一步發揮作用。呼包鄂國家自創區、草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台創建穩步推進。大青山、鄂爾多斯兩家內蒙古實驗室全面貫通“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轉化應用—生產運營”鏈條,為科研體制改革蹚新路、打樣板。

  2024年,內蒙古在創新主體能力提升上做文章。科技型企業“雙倍增雙提升”和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成效顯著。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突破2000家、3000家。全區規上工業企業有R&D活動佔比達到全國中游水平。

  2024年,“蒙科聚”創新驅動平台持續放大創新資源聚合、聚變效應,內蒙古農業大學張和平團隊達成2000萬元“功能性乳酸菌菌株”轉讓合同,轉化金額創自治區高校之最。內蒙古農科院路戰遠團隊5天完成300萬元線上大額科技成果交易。在“蒙科聚”牽引下,2024年全區技術合同登記量、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8.7%和33.6%,突破歷史新高,為地區發展注入了澎湃新動能。

  這一年,建機制、搭平台、強協同、促發展,加速集聚創新資源,創新底氣更足、創新“研”值更高、創新動力更強、創新生態更優,內蒙古創新創造的氛圍濃起來了。

  這一年,內蒙古全面啟動36項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重大攻關任務,總投入28.17億元,產出一批填補空白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產線。全球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稀土冶煉分離項目在包頭市投入運行,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煤制烯烴項目在鄂爾多斯投產,赤峰市地勘單位在鈾礦找礦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斬獲全球乳業最高獎,內蒙古在世界上率先實現綿羊基因庫數字化,大型難變形金屬件重型擠壓制造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內蒙古科技成果碩果盈枝,科技“突圍”工程亮點紛呈,引領自治區科技創新工作進入了快車道。內蒙古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全國排名提升4位,達到第24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提升至全國第22位﹔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8年來零的突破,邁出內蒙古科技奮進堅實步伐。

  放眼北疆大地,創新活力勃發奔涌。內蒙古正一往無前跨越趕超,在新征程上破浪前行。(記者 白蓮)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