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興安盟羊肉有了金字招牌

2025年01月02日09:5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這是我們改建的現代化羊舍,現在我們的羊都有了自己的名字——札薩克圖羊!”2024年12月29日,走進興安盟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滿族屯嘎查,嘎查黨支部書記王阿日本合喜格指著羊舍內肥碩健壯的羊群,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養了30多年的羊,王阿日本合喜格從未想過自己的羊也會有如此正式且響亮的名號。以前,由於缺乏專業的命名和市場認知,這種羊在市場上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名片”,價格浮動較大。每次賣羊時,王阿日本合喜格隻能含糊地介紹說是“草地羊”“熊貓羊”或“本地羊”。

  “我們家族祖祖輩輩都在這片草原放牧,這種綿羊一直陪伴著我們。但‘外號兒’終究只是‘外號兒’。”王阿日本合喜格感慨地說。在烏蘭毛都草原上,養殖這種羊的牧民有很多,因為品質好,外地來收購的客商也不少。然而,由於品種身份沒有得到認証,大家都覺得應該賣出更好的價格,卻苦於沒有機會。

  終於,王阿日本合喜格和牧民們的困擾被徹底解決。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第846號公告,札薩克圖羊通過國家畜禽資源委員會鑒定,成為興安盟歷史上首個畜禽遺傳資源。

  養的羊“有名有姓”了,但為啥叫札薩克圖羊?興安盟農牧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成嬌解答說:“它們主要棲息在曾經的札薩克圖郡王旗,也就是今天的科右前旗烏蘭毛都杭蓋草原。羊群在這片土地上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逐漸形成了如今的優良品種。”

  據李成嬌介紹,札薩克圖羊這個古老的品種可追溯至元代,是長期繁衍於興安盟烏蘭毛都杭蓋草原特定生態環境下的蒙古羊類群,屬肉脂兼用粗毛型地方綿羊品種。它們背毛以白色為主,嘴部和眼圈呈黑色或棕黃色,攀爬能力和耐力好,肉質肥瘦比例適中、鮮美可口,深受消費者青睞。

  然而,這個優良品種也曾一度被忽視。興安盟農牧局種業管理科科長白莉光說:“曾經由於交通閉塞、通信不發達、加之普查員專業水平等原因,並未發現此品種顯著特征,遂將其歸類為蒙古羊。2021年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時,為了弄清它的來源,盟內外專家開展現場查驗,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走訪牧民,詳細了解相關的文化歷史,依托保種場和養殖戶全面系統地開展體型外貌對比和生產性能測定,隨后進行群體遺傳結構分析和羊肉營養品質評價鑒定。經過綜合鑒定對比,發現其有著區別於其他蒙古羊分支的顯著特征和肉質特性,通過國家畜禽資源委員會鑒定,確定其為新遺傳資源。”

  畜禽種質資源作為畜牧業的“芯片”,是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深入發掘札薩克圖羊是保障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的重要舉措。興安盟畜禽遺傳資源相對周邊盟市比較匱乏,札薩克圖羊作為興安盟歷史上首個發掘的畜禽遺傳資源地方品種,其新遺傳資源申報成功實現了興安盟畜禽遺傳資源地方品種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是當地畜牧業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如今,興安盟地區札薩克圖羊的數量已經發展到35.2萬隻。札薩克圖羊新遺傳資源的成功申報,為興安盟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興安盟農牧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振林表示:“我們要持續深入開展札薩克圖羊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加快建立完善札薩克圖羊保種場和育種場。同時,依托札薩克圖羊資源優勢,建立札薩克圖羊肉基地,打造札薩克圖羊肉品牌,構建‘育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多環節的產加銷一體化體系,將札薩克圖羊打造成興安盟羊肉的金字招牌。”(記者 高敏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