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車、貨“三向齊增”二連浩特口岸多項通關數據刷新歷史記錄【8】
據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統計,截至12月12日,該站年內查驗出入境人員246.5萬余人次、交通運輸工具64.1萬輛(列)次、過貨量2000余萬噸,三項數據均突破歷史最高記錄,口岸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大雪時節,地處祖國北疆的二連浩特口岸寒風凜冽,但國門口岸一線卻是一派火熱的通關景象。國門下,一列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鳴笛啟程,駛往萬裡之外的歐洲﹔公路貨運通道,中國的日用百貨、新能源汽車、礦產機械與蒙古國的煤炭、皮毛在這裡實現“雙向奔赴”﹔象征中蒙友誼的七彩虹橋下,蒙古國客商拎著大包小包,准備把購買的各種商品帶回國內進行銷售。
二連浩特口岸是我國對蒙古國開放的綜合性樞紐口岸,隨著公路口岸8座以下小車恢復通關、貨運通道實行為期6個月的24小時通關、中蒙邊境一日游恢復等利好政策的實施,口岸處處呈現貨物暢通、人車兩旺的繁忙場景。
口岸經濟發展到哪裡,邊檢服務就跟進到哪裡。作為服務口岸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主動跟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三新建設”,自主研發“邊檢通”備案預約服務平台,打造“預報預檢、快捷通行”查驗模式。利用公路口岸24小時通關試運行有力契機,積極與駐地政府溝通協調,就公路口岸擴能擴容改建和交通運輸工具一站式查驗場所建設提供邊檢方案。全面梳理公路、鐵路口岸邊檢勤務查驗流程,科學整合崗位職能、調整警力配置,精准投放跨站執勤警力,探索“跨現場支援+小單元助勤”彈性用警模式,實現各現場精細化科學用警。推行果蔬生鮮、礦產能源“綠色通道”“即到即檢”“一站查驗”等通關便利舉措,力爭將口岸通關流量轉化為地方經濟發展增量,最大限度減少通關環節、縮斷通關時間、釋放通關潛能,以實際行動助推口岸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郭鵬杰)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