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審旗:奶香“牽手”奶業 “犇”向未來
長4.94米、寬1.94米、面積9.58平方米,用2000斤牛奶、60斤奶油,耗時4天制作完成的“最大的奶皮”,誕生於內蒙古烏審旗嘎魯圖鎮布寨嘎查。近日,這一“最大的奶皮”成功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証,這是嘎魯圖鎮奶制品制作精湛技藝的結晶,是奶業發展的一把神奇鑰匙,成功打響了“奶皮小鎮”這一特色品牌,讓嘎魯圖鎮奶香飄得更遠。
烏審旗,這片廣袤而富饒的土地,有著悠久的畜牧業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草原上的牧民們世代與牛羊為伴,奶制品一直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奶業,便從這漫長歲月裡走來,傳承、創新、發展。
打響一個品牌,帶動一批產業,富裕一方經濟。
把奶業做大、做強、做優,烏審旗橫下一條心抓產業,認准一條路抓轉型,擰成一股繩抓落實,全力以赴推動奶業振興工作再上新台階。
從牧場到餐桌 “鮮”美逆襲
清晨,布寨草原散發著誘人的奶香。
烏審旗民心奶食品加工坊裡,工人在剛出奶花的奶皮上輕輕拍了幾下。
這簡單的幾下,可是深藏著“功夫”的,對於經驗豐富的師傅來說,這一拍,可從中看出奶皮的軟硬、薄厚以及干濕程度,從中判斷奶皮還需蒸多長時間便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把牛奶倒入奶鍋裡中小火煮,不能煮開,然后開始打奶花,我們平時吃的奶皮,平均每張奶皮用勺子翻揚百十來下,奶花越多奶皮口感越好。”布寨嘎查牧民牧仁說,打奶花是奶皮制作中關鍵的一步。
倒入鮮奶、打奶花、加注奶油、觀察成形、降溫處理、取出奶皮、吹干奶皮,這是一張小奶皮的制作過程,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証的“最大的奶皮”也經此而來,且制作步驟更加嚴謹。
“制作‘最大的奶皮’有很多困難,首先是沒有標准設備,我們自己設計制作了長5米、寬2米的特大奶皮鍋、奶盤。其次是加熱升溫階段,蒸汽鍋爐氣壓不夠,加熱不均勻。”牧仁說。
然而,制作難,拿取更難。
“太大,奶皮軟、薄且酥,稍有不慎就會爛掉。”牧仁說,從奶鍋取出拿至奶盤裡,這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大奶皮制作成功與否的關鍵。
“最大的奶皮”生產和產生,除了牧仁的匠心,還有嘎魯圖鎮乃至烏審旗發展奶產業的初心和決心。
“嘎魯圖鎮奶皮制作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我們發現,奶皮這一傳統食品的發展還有很大潛力,但是想要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也需要一些契機。”嘎魯圖鎮副鎮長王敏靜在談及制作“最大的奶皮”初衷時表示,希望通過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這一獨特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奶皮,進而了解奶業。
“這奶皮細膩香甜,放進嘴裡一抿就化,簡直就是來自大草原的奶油冰淇淋。”在“最大的奶皮”認証現場,群眾一邊品嘗著奶皮,一邊分享著自己的感受。
這張出圈的“最大的奶皮”,讓奶皮鮮香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和追捧,更是打響了嘎魯圖鎮“奶皮小鎮”的新品牌。
從奶皮到奶業 “鏈”上發展
“在延鏈、補鏈、強鏈上做文章。”嘎魯圖鎮黨委副書記、政府鎮長青梅說,奶制品是嘎魯圖鎮的優勢,但在發展過程中,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已經遇到了“瓶頸”。批量化生產奶制品、宣傳推廣奶制品、提升奶制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為農牧戶創造更多收入來源,是目前急需也是必須要做的事。
嘎魯圖鎮從源頭上培育奶牛養殖戶,在養殖供給端培育奶源,保障下游生產端奶源供給,不斷開發和提升奶產品附加值。推出“奶業振興”產業鏈項目,引進各類高品質奶牛380頭,牛奶產量由2022年的81.7萬公斤增加到目前的近300萬公斤。
近年來,嘎魯圖鎮著力打造“奶皮小鎮”品牌,推出“奶業聯盟”項目,在攻克種源、擴大奶源、保障飼草上想辦法,確保每一個奶制品都安全放心,為奶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創新創造、提質增效上做工作,強化科技支撐,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做好增數量、提質量、擴產量的文章。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主抓“奶源培育——液態奶儲存運輸——奶食品加工制作——奶產品市場銷售”產業鏈條,強基延鏈,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推動烏審旗特色產業全鏈條升級,帶動更多農牧民分享產業發展收益。
從產業到文化 “新”機煥發
每一口奶制品背后,都藏著草原人民的熱情與智慧,它們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文化的傳承,是自然的饋贈。
在嘎魯圖鎮,奶皮子有很多種吃法,可夾著面包片吃、也可夾著炒米果醬吃、還可以熬奶茶喝,不僅是居家餐飲,也是宴賓待客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而奶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承載著世世代代農牧民的情感記憶。
“小時候,爸爸熬奶茶,媽媽把煮熟的牛奶上的奶皮子撈起來給我們吃,奶皮的香味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裡,今天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奶皮,真是震驚。”品嘗現場,牧民斯琴激動地說。
今天,奶皮不僅是一種風味食品,更作為一種歷史傳統文化的傳承,帶領著烏審人走向致富的道路。
制作奶皮文化科普資料,開展奶皮文化教育活動。邀請老牧民走進校園,為孩子們講述奶皮制作方面的歷史和手藝……
烏審旗在傳承弘揚、創新發展上動腦筋,加強人才培養,延續傳統奶制品制作方法,讓奶制品制作手藝后繼有人。打造奶皮專屬品牌,講述奶皮背后的北疆文化故事,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北疆文化的獨特魅力。重新挖掘文化元素,開發奶業文化文創產品、衍生產品、體驗線路,使得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魅力。
把牛奶煮成皮、壓成片、晒成干,甚至做成“豆腐”……推進奶業向著規模化、產業化、多元化、品牌化發展,精耕奶產業鏈,做足奶業文章。
從牧場到餐桌,從奶皮到奶業,從產業到文化,其間,每一滴牛奶、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如同一個音符,奏響了激昂澎湃的“乳”香樂章。隨著奶業“牛”起來,愈加“攪活”鄉村發展,更是為烏審旗產業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曹玉霞、白如雪)
來源:烏審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