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就業服務圈 助力群眾就近就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記者從呼和浩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呼和浩特市積極打造高校就業服務站、商圈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和零工驛站等多樣化公共就業服務平台,構建“一刻鐘”就業服務圈,為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人員等各類求職群體提供多樣化服務,切實提升就業可及性,拓展就業選擇面。
據介紹,今年,呼和浩特市人社局聯合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等4所高校建設啟動畢業生留呼就業服務站,人社服務專員和院校就業指導處老師等專業化團隊,根據學生的專業背景、興趣愛好和個人能力等情況,聯合為畢業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規劃,提供就業指導、技能培訓、政策解讀、信息發布、崗位推介等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讓畢業生實現畢業與就業無縫銜接。
同時,在賽罕區金游城、回民區萬達廣場等人流密集區和商業集聚區,建設5家“商圈就業服務站”,沉浸式、社交化的應聘體驗滿足了青年群體個性化、多元化的求職需求,讓求職市場更接地氣、更有生氣、更聚人氣,讓人氣“流量”轉化為就業“留量”。
在全市建成8家零工市場,正在籌建1家,大力挖掘適合靈活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勞動者的就業崗位,強化用工信息服務、快速對接服務、技能培訓服務,織密“立體化”就業服務網絡。截至今年9月底,提供家政、安保、母嬰護理、力工等就業崗位4.5萬個,進場求職零工2.4萬人次,達成就業5884人,切實解決了零工信息匹配度低、權益保障難、收入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打通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在街道、社區建設零工驛站55家,提升人崗對接和匹配效率,滿足求職者多元化就業需求,切實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助力求職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呼和浩特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呼和浩特人社部門將持續推進群眾身邊就業服務站建設,開拓更多就業渠道,不斷提升服務能級,以更精准的舉措、更暖心的服務,為重點群體提供更加細致的就業支持,讓就業服務更具溫度、就業對接更具精度、就業宣傳更具廣度,為更多求職者就業保駕護航。(記者 梅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