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一家親”親上加親
——京蒙協作走深走實結碩果
烏蘭察布市興和縣早晨採摘的蔬菜,中午時分就能出現在北京各大商超貨架上﹔興安盟扎賚特旗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市豐台區教師帶來的精彩課堂﹔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就診的患者足不出市就能得到協和醫院名醫的診治……
1996年,一個閃光的歷史節點——京蒙對口扶貧協作啟動。從此,隔著山遙水闊,兩地人民的心緊緊相連,情誼歷久彌堅。28年來,兩地將單項扶貧拓展到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協作,京蒙協作走深走實結出豐碩果實。
11月14日,自治區黨政代表團再次赴京對接工作並學習考察。在考察點,代表團仔細問認真聽,邊思考邊謀劃,雙方進行了深入交流,推動大北京帶動大內蒙古、大協作促進大發展,讓“京蒙一家親”親上加親。
京蒙情深,協作帶來“滿滿能量”
一粒種子的力量有多大?
11月14日,在大北農鳳凰國際創新園展廳裡,一棵棵結滿豆莢的大豆植株分外吸睛。“這是高油高產耐除草劑的新品種‘脈育565’。這個品種今年測產達601.08斤/畝,刷新了科右前旗大豆單產紀錄,充分展示了‘脈育’系列生物育種大豆強大的增產潛力。”大北農生物技術副總丁德榮介紹說。
展台的另一側,金燦燦的小米散發著悠悠米香。國家一級米谷種“金苗K1”抗逆性好、增產,蛋白、脂肪等含量較一般品種高25%,價格比普通谷子高0.6元/公斤。此品種目前在赤峰地區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
種子力量的背后,是京蒙協作帶來的“滿滿能量”。
7月10日,北京興安科技工作站在大北農鳳凰國際創新園成立,作為京蒙協作結出的又一碩果,該工作站立足大北農生物技術與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各自的資源、技術優勢,通過科技創新、政企研合作、資源融合,建立生物育種、研發轉化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基地,促進生物育種創新與應用。
情越山海心相系。目前,北京市16個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結對幫扶內蒙古7個盟市的31個國家級脫貧旗縣形成“17+31”的區縣結對幫扶關系。2023年國家東西部協作考核評價,內蒙古繼續位居“好”的行列。
產業合作不斷拓展,新增落地企業和新增投資企業114家,共建產業園區75個,改造提升幫扶車間118個﹔深化人才交流,兩地互派專業技術人才2500余名﹔開展“組團式”幫扶,內蒙古492所中小學與北京市389所學校結對……
一個個蔬菜基地、一座座共建園區、一次次科技幫扶,留下了京蒙牽手的生動烙印,東西部協作把內蒙古與北京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再繪藍圖共同發展的信心更足。
優勢互補,攜手激發“雙向效應”
11月14日,自治區黨政代表團走進百度公司,代表團觀看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和智能交通成果展示。
布局呼和浩特數據標注基地,落地鄂爾多斯智能網聯基地,推動呼和浩特算力中心、鄂爾多斯算力中心、興安盟算力中心建設……百度在內蒙古前瞻布局前沿數字產業,讓更多“綠算”推動內蒙古煥發新活力。
走出去的不僅是“綠算”,還有“綠品”。
11月3日,“綠品出塞”內蒙古優質特色農畜產品進京年貨節系列活動在北京啟動,京蒙兩地數十家企事業單位達成了農畜產品採購意向。
10月28日,“綠品出塞 杭州有約”系列活動圓滿落幕。活動期間,內蒙古12個盟市超過360家企業攜2000多種產品集中參展,簽約訂單超145億元。
……
借助京蒙協作平台,全力打造“綠品出塞”品牌,跟隨著“綠品出塞”的腳步,“蒙字號”綠色優質農畜產品帶著土味兒、飄著香味兒走出內蒙古。近年來,京蒙兩地通過建機制、打基礎,強品牌、提品質,拓銷路、創模式,從“生產、加工、品牌、流通、銷售”等各環節發力做好京蒙協作消費幫扶。
線下,持續組織開展“綠品出塞”“年貨節”系列活動,推動農畜產品走進農業農村部等17家部委和央企。線上,在京東平台開設內蒙古特色館32家,在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等地建立“雲倉”,啟動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通用提貨平台,為北京客戶提供線上提貨數字支撐。通過京蒙協作的橋梁和紐帶,農畜產品銷售額逐年攀升,今年以來已經達到284.7億元。
區域優勢互補、要素雙向流動推動京蒙協作持續升級。
5月31日,蒙東送北京5月份月內第2批次綠電交易完成。至此,京蒙綠電交易實現了月內常態化開市。通過這條“綠色紐帶”,蒙東地區的綠色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北京的企業。
“綠電”“綠算”“綠品”進京……從農畜產品到能源資源,內蒙古聚焦資源稟賦和優勢產業,多角度、深層次與北京市開展務實合作,共同繪就新時代京蒙協作“同心圓”。
同心同向,共創更加美好未來
京蒙牽手,還將開啟多少可能?
京東方自主研發的柔性折疊技術應用於全球首個三折疊手機,是目前京東方柔性屏主供全球高端品牌旗艦機﹔展示的全球首款17.3寸折疊屏筆記本電腦,是目前業界尺寸最大的折疊屏筆記本電腦。
首農集團擁有“PIC”優質曾祖代種豬和兩項自主新型豬抗藍耳基因編輯方法發明專利,成功創制抗藍耳豬新種質﹔自主選育的“沃德”系列肉種雞,填補了國內白羽肉雞自主品種的空白。
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重點企業展示的技術成果和應用讓人眼前一亮。隨著高質量的互動和對接頻繁開展,來自北京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理念將在內蒙古不斷落地生根。
共建,共享,共發展。時光見証了京蒙的聯動、交融,見証了新時代新征程上同心同向、共謀共建的累累碩果。
教育協作縱深推進。目前,內蒙古已有960余名師生進京培訓,並開展了5次線上“同步課堂同步教研”活動,輻射帶動3000余名教師參與,兩地多層次、多元化的教育溝通協調模式逐步構建。
醫療協作擴面提質。北京市7家醫院“組團式”幫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等多家醫院與內蒙古建立合作。目前,內蒙古339家醫院與北京市295家醫院結對,協作專科建設項目已達11個。
文旅協作持續增溫。舉辦了“京蒙協作情·京蒙暢游行”“千車萬人自駕穿越內蒙古”等京蒙自駕活動。前三季度,北京游客抵蒙978.6萬人次,消費額達153.96億元。
就業幫扶穩中有進。打造形成了“敖漢架線工”“庫倫護工”“林西家政”“突泉焊工”“喀喇沁挖藥工”等地域勞務品牌,引領帶動效應進一步顯現。截至目前,已幫助6.25萬名農牧民實現就業。
山海不為遠,心合志更堅。北京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與內蒙古的區位、資源、生態、政策優勢結合起來,推動京蒙協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兩地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 韓雪茹 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