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細“梳妝” 鄉村蝶變煥新顏
興安盟科右前旗平安村番茄公社成為網紅打卡地。記者 高敏娜 攝
晨光熹微,赤峰市林西縣十二吐鄉西山根村風景如畫。楊玉婷 攝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一環,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內蒙古深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真金白銀投向鄉村、真抓實干打好基礎,全面助推鄉村環境再提升,繪就了一幅美麗生態處處可見、美麗經濟風生水起、美好生活踏歌而來的和美鄉村畫卷。
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承載著提升鄉村風貌、增進農牧民福祉的深切期待。近年來,內蒙古聚焦重點、精准發力,全力推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從基本達標邁向提質升級、從全面推開邁向常態長效,探索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麗生活“三美融合”的鄉村發展新路徑,讓內蒙古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展。
從“一片美”向“整體美”提升
道路干淨整潔,村舍錯落有致,房前屋后井井有條……走進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鄉村山野,一幅幅美麗的鄉村安居圖盡收眼底。
“過去垃圾靠風刮,現在垃圾有人撿。”“廁所跟城市的一樣,輕輕一按,水沖得干干淨淨。”“居住條件好了,生活越過越舒心。”……說起舍必崖鄉西營子村的變化,村民們你一句我一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美麗可見、便利可感,鄉村的“顏值”與“氣質”同步提升。近年來,和林格爾縣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貌治理、農廢治理為重點,推動鄉村環境由干淨整潔向賞心悅目轉變。
2023年8月,和林格爾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該縣台格斗村先后獲得全國“五十佳”美麗鄉村典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等多項殊榮,勝利營村等16個村被評為自治區級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戶戶不同景、院院好風光的畫卷鋪展開來。
今年以來,內蒙古堅持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上下足“繡花功夫”,推進鄉村牧區從“一片美”向“整體美”提升,建立了由29個部門組成的廳際工作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推動各盟市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取得實效。讓萬千嘎查村的人居環境“面子”更靚,“裡子”更實。
年初,內蒙古就將“新建5.5萬個農村牧區戶廁”納入自治區政府33件民生實事清單。自治區農牧廳向各地推薦8種標准化改廁參考模式,圍繞改廁模式選擇、施工建設、后期管護等重點工作開展培訓。完善全區戶廁管理信息系統,形成“一戶一檔”,強化監督運用,確保戶廁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
將“完成100個人口1000人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完成40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0個人口3000人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納入2024年自治區政府33件民生實事清單。自治區相關廳局聯合召開專家評審會,圍繞技術路線、資金預算和績效考核三個方面,評審出實施項目。自治區農牧廳建立專項調度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門加快開展相關工作。
自治區農牧廳組織推介了11個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模式機制,示范引領各地科學選擇治理模式。強化對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治理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生活垃圾治理明察暗訪和村容村貌指標監測,壓緊壓實責任。
“十四五”以來,內蒙古累計新建戶廁51萬個,全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達87.7%,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38.2%,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自治區共有14個旗縣獲評全國村庄清潔行動先進縣。
從“生態美”向“產業旺”升級
義勒力特鎮是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民“一腳油門”就能抵達的城市后花園。
這裡的風景別具韻味,大地五彩斑斕,河水蜿蜒流淌。漫步其中,可以在採摘園盡享收獲的喜悅,在河畔民宿與好友圍爐煮茶,帶孩子研學邂逅山水人文之美……
“城市讓鄉村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美好圖景如何變成現實?義勒力特鎮循著“千萬工程”的路子,全面整治人居環境,加快打造“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的全域美麗鄉村,催生鄉村發展新動能。
山綠了、水清了、環境變美了,義勒力特鎮村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極大提升。如何讓“美麗生態”成為“美麗經濟”,又成為義勒力特鎮的探索和追求。
今年,該鎮圍繞“水”字做文章,開展了水環境治理、康養民宿等10個項目,帶動農牧民參與其中,為村強民富持續注入動力。目前,項目均已投入使用,全年能夠有效地吸納勞動力400余人次,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
義勒力特鎮生態與發展雙提升模式探索的背后,是內蒙古以特色鄉村建設為支點,撬動綠色產業富民的發展之路。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能夠為鄉村源源不斷地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了讓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綠,內蒙古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促進農牧民增收、繁榮農村牧區經濟、加快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抓實抓好。通過大力引導和支持農牧民、企業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發展了一批特色鮮明、示范性強、帶動作用大的特色產業。
村由業興、民以業富。從一鄉一鎮走向全區各地,“美麗經濟”花開四野,重塑了更多鄉村的形態。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西烏素圖村的“回·空間”創意藝術中心,被網友稱為“藏在村落裡的藝術烏托邦”。游客絡繹不絕帶來的流量,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近年來,該村將打造藝術村與整治人居環境相結合,並通過閑置院落租賃,引入藝術工作室、民宿、餐飲等,創造就業崗位200余個,讓“閑置地”變成“生財地”。
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村民房前屋后的閑置空間成為農牧民增收“聚寶盆”。家家戶戶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把“小庭院”打造成菜園子、果園子、手工作坊、養殖場,讓庭院有“看頭”更有“賺頭”。目前,該縣累計發展庭院蔬菜園2000余戶、庭院養殖園2000余戶。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嘎查則將緊靠巴丹吉林沙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變成鄉村發展“金名片”。該嘎查對人居環境進行集中改造,並逐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嘎查合作社牽頭成立民宿公司,推進民宿標准化、規范化、規模化,不斷提升“大漠人家”“鄉源”區域特色民宿品牌價值。2023年,嘎查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
一村一景象,一鄉一風光,一域一特色,環境蝶變之力描繪著鄉村共富的底色。截至目前,休閑農牧業帶動全區15.77萬戶農牧民增收致富,庭院經濟帶動全區78萬戶農牧民戶均年增收6000多元。
從“一時美”向“時時美”邁進
一大早,家住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沙圪堵鎮長勝店村的村民秦玉林夫婦已經開始忙碌。不一會,一方小院被收拾得井井有條。牆面上,美麗庭院示范戶、人居環境示范戶、道德模范戶等牌匾陳列整齊,格外引人注意。
“村裡實行評比積分兌換,我家每年把庭院打掃干淨就能兌換200多分,可以去文明團結超市兌換米面糧油和日用品。”秦玉林說。
小積分,作用大。長勝店村利用網格化+積分榜、紅黑榜的方式,讓村民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現在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非常高。環境美了,生活也富裕了,村民的笑容更多了。”長勝店村黨支部書記高波說。
看得見的是美景,看不見的是治理。內蒙古持續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向深裡走、往細裡去,以環境“一直美”提升村民幸福值——
持續開展村庄清潔行動,讓人居環境顏值不斷上升。各地大力實施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庄清潔行動,開展清理“四堆”、治理“四亂”專項行動,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庄周邊拓展。
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讓和美鄉村“美麗常駐”。內蒙古各地明確政府和職責部門、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標准、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農村牧區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明確農村牧區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產權歸屬和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建設管護標准和規范等制度,推動農村牧區衛生廁所、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和村庄保潔等一體化運行管護。
目前,內蒙古基本建立村庄保潔制度,全區95%以上的村庄已開展清潔行動,99%的行政村建立了村容村貌長效管護機制,村容村貌持續優化提升。
在內蒙古,和美鄉村建設正走向全域規劃、全域提升。眼下,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持續進行,全民參與熱潮不斷升溫,長效管護機制加快形成,農牧民安居樂業的民生幸福曲線正在不斷上揚。(記者 方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