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通遼市科左中旗:京蒙協作“搭橋梁”智力引擎“添動力”

2024年11月12日15:35 |
小字號

“非常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到內蒙古科左中旗交流,在這裡我們努力學習,主動融入,擺正位置,親臨一線,埋頭實干,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我們擁有的專業技術帶到左中,在做好京蒙對口幫扶工作的同時也達到了鍛煉自己、提升能力素質的目的。希望有機會能再來左中。”北京順義區赴科左中旗交流期滿人員韓劍高興地說道。

近年來,內蒙古科左中旗深入貫徹把握京蒙幫扶的政策機遇,通過智力幫扶、就業幫扶、資金支持等多種協作幫扶形式實施人才交流合作,爭取京蒙幫扶資金4.1億余元,開展人才交流542人次,不斷提升科左中旗各領域各行業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鞏固鄉村振興成果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相互賦能,擴展深化人才培養

北京順義區和科左中旗通過“京蒙協作、人才交流”機制,互派專業技術人員相互交流學習,通過資源互補、市場需求和智力支撐,促進資源優勢共享。

高位統籌錘煉本領。七年來,通過雙向挂職鍛煉,北京市順義區先后選派29名專業技術人員到科左中旗挂職任職,助力科左中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科左中旗先后選派35名專業技術人員到順義區各部門單位挂職鍛煉,汲取先進經驗,拓寬自身視野、錘煉過硬本領。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科左中旗組織旗骨干教師131人到順義區進行跟崗學習,全面提升科左中旗教職工教育教學研究和班級管理的綜合能力。順義區派遣118名專家教師、優秀教師到科左中旗送教支教,將先進教學理念、新穎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手段帶入科左中旗課堂,有效提升了科左中旗教育教學水平。

重學習讓百姓有“醫”靠。科左中旗組織129名中西醫、護理人員到京進修學習,間接受益人群達上萬人次。醫療專家“送上門”到科左中旗指導。順義區積極協調建立“北京專家醫師到科左中旗”工作平台,先后選派100名專家,常態化赴科左中旗坐診指導,召開學術講座、培訓義診,培訓各級醫務人員上千人次。

“智力支撐是落實京蒙東西部協作工作的總引擎,是推動受援地區壯大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雙方在干部人才交流、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合作更為廣泛、深入,為科左中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京市順義區挂職干部、科左中旗常委、政府副旗長劉賀成說道。

勞務協作,助推群眾就業增收

近年來,科左中旗舉行“春風行動暨京蒙勞務協作大型招聘會”10場。共精心組織20余家本地企業,提供了就業崗位3萬余個﹔同時,北京市順義區提供招聘企業30余家,提供了5萬余個就業崗位。來自架瑪吐鎮敖日布告村村民趙永生說,很期待也很意外在家附近就能遇見適合自己的工作,這讓他特別高興。

健全勞務協作對接機制,完善京蒙協作交流平台,進一步拓展轉移就業渠道,為有意願轉移就業的脫貧人口和農村牧區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近年來,科左中旗舉辦勞務協作培訓班60期,培訓農村勞動力3597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3339人次。幫助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11534人次,其中到北京就業375人,省內就業9960人,其他地區就業1201人。目前正在打造的科左中旗“左中巧手”勞務品牌,正是將京蒙幫扶項目及左中現有手工加工車間相結合,通過對手工縫紉、手工編織、手工制作、手工刺繡等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地就近就業,實現創業增收,形成左中品牌效益。

相互賦能,相向發展的京蒙協作,不僅讓內蒙古科左中旗管理干部人才借鑒了好經驗好做法,更探尋到了現代化教學、精湛的醫療技術、全覆蓋的技能培訓、建立人才培養平台等多方面的合作路徑。

“下一步科左中旗人社局將在旗委旗政府的領導下,繼續搭建平台、打通瓶頸,緊盯人才‘發展之需’、搭建人才‘用武之地’、化解人才‘后顧之憂’﹔繼續謀劃‘組團式’幫扶協作,做優本土人才培養大環境。”科左中旗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戰說道。(劉立明)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