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巴彥淖爾

萬畝高粱喜豐收 鄉村振興有奔頭

2024年11月12日10:15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秋來五谷豐,高粱別樣紅。近日,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高粱地,一體化收割機來回穿梭,將一株株高粱連稈帶穗卷入其中,收割、摘穗、脫粒、裝車一氣呵成。沉甸甸、紅彤彤的高粱穗像燃燒的火把一樣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

近年來,為有效應對地下水超採,大佘太鎮黨委、政府不斷鼓勵農企優化產業結構,破解“糧水”之爭,強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種植,不斷完善高粱產業發展扶持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和廣大種植戶的積極性,2024年全鎮高粱種植面積達1.1萬余畝。同時,通過鼓勵種植大戶採取良種試驗推廣、“訂單式”種植等農業舉措,達到了培育特色產業、調整種植結構、超採節水治理和帶動群眾增收一舉多得的效果,切實為農戶探索出一條雜糧“致富路”。

村民王浩是南昌村的“種植大戶”,走進他的高粱地裡,紅彤彤的高粱迎風搖曳,一串串紅高粱穗粒飽滿。這幾天,趁著天氣晴好,王浩抓緊組織人力收割高粱。今年採用了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從選種、播種到田間管理,每一個環節都精心呵護。經過幾個月的辛勤耕耘,終於迎來了豐收的時刻。

“今年種植的300畝高粱共收獲195余噸,佘太酒廠簽訂訂單,每公斤保底收購價不低於4元,預計能有近80萬元的經營收入。我們村之前對種植高粱信心不足,后來發展集約化訂單種植,銷路穩定,我們農戶種植把心放在肚子裡了。”王浩樂樂呵地說。

大佘太鎮採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合作模式,黨支部與企業溝通,商定訂單農業細節,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大戶帶頭推廣種植,實現了統種統銷,調動起農戶生產積極性。

“今年我們村共有十余戶村民種植訂單高粱,面積達1500余畝,從今年的收成來看,畝產1400余斤,老百姓通過種高粱獲得了一定的增收,群眾從中嘗到了甜頭。”大佘太鎮苗二壕村黨支部書記楊繼小介紹。

近年來,依托佘太酒產業優勢,大佘太鎮把高粱特色產業納入“一牌五鏈”總體規劃格局,著力發展佘太白酒產業鏈,發展產銷一體的訂單農業,把白酒企業訂單帶到村民家門口,確保銷售無憂。通過擴大高粱特色糧食產業種植規模,逐步走向機械化、標准化、集約化,實現節本增效,促進農民增收。

“從收購現場可以看出,訂單基地的高粱色澤紅潤、顆粒飽滿,品質達到了我們預期的要求。今年與我們簽訂的種植戶有150戶左右,共訂單種植9600余畝,預計回收量在6200噸左右,為村民提供了300多個就業崗位,高粱產業已成為促進當地農民持續增收的特色產業。”佘太酒業董事長吳海說。

下一步,大佘太鎮將繼續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不斷探索優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全力做活產業文章,集中優勢做強“山海之畔 多彩佘太”區域公共品牌,以高質量發展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唐杰、武越)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