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審統辦”讓平均審核時限縮短1.8個工作日
數字賦能內蒙古社保服務更“智慧”

“我來人社大廳辦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補錄業務,原以為需要好幾天才能辦完,沒想到一上午就辦結了。”巴彥淖爾市參保居民王耀高興地說。
王耀能這麼快辦理完養老保險業務,得益於內蒙古以數字化賦能社保業務,創新推出“同審統辦”模式,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同審統辦’打破以往業務隻能在同級經辦機構審核的限制,系統將待審核業務跨區域智能推送,實現崗位權限自動互斥。實行‘同審統辦’后,審核崗位的工作人員由原來各自經辦機構的1人變為各級經辦機構的多人,系統隨機將業務推送至各級經辦機構當前在崗審核人員進行審核,極大地縮短了群眾辦事時間。”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數據管理處梁偉說。
今年以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緊盯基層經辦力量不足、經辦權限互斥不充分等問題,先后在烏海市、通遼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開展社保業務“同審統辦”改革試點工作,經過先行先試、有益探索,8月28日“同審統辦”改革在全區12個盟市全面推開,並開展相關業務辦理。
推進改革過程中,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制定“同審統辦”工作方案,編制《實施清單》《審核指南》48項,明確受理條件、材料列表、審核要素等,實現了全區范圍內業務辦理條件、辦理流程、審核標准三個統一。統籌各盟市和各旗縣區經辦機構業務力量,打破屬地限制,重塑業務流程,通過固化業務經辦流程、授權管理規定、分級經辦設置,將審核指南規則嵌入信息系統,實現審核權限跨區域智能推送、審核權限系統自動互斥,實現了“受理不辦理、辦理不見面”。將邏輯判斷嵌入信息系統,增加內部數據篩查規則,強化經辦檔案數據留痕,實現對疑似或違規經辦行為風險數據自動預警自動提示風險業務直至業務熔斷,有效提升了風險防控能力。
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隋江濤說:“截至目前,全區共辦理‘同審統辦’社保業務15萬筆,平均審核時限較過去縮短1.8個工作日,基層經辦機構審核崗位數量減少50%,審核效率明顯提升。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同審統辦’運行機制,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
“以前在內蒙古治療工傷,需要先自己墊錢,再回到老家辦理報銷,來回跑、周期長、花費多。現在方便了,在內蒙古試點醫院就醫,可直接結算。”近日,來自河南的工傷職工劉建感慨道。
今年,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從4月1日起,在烏蘭察布等5個盟市開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工傷職工在試點醫院就醫,可直接結算工傷醫療費用,有效解決工傷職工在參保地和就醫地“來回報銷”“零星報銷”的問題,極大提高了便利化服務能力。
烏蘭察布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雲雪艷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試點城市示范作用,加快拓展參與試點的工傷保險服務協議機構數量,讓更多試點機構提供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更好滿足工傷職工就醫需求。
目前,內蒙古構建起“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台+社保中心微信公眾號+內蒙古人社App+自助服務終端”線上服務矩陣,推動待遇資格認証、參保繳費等高頻業務實現“線上辦”,50項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127項服務事項實現“一窗辦”。95項人社業務實現社保卡“一卡通辦”,財政惠民惠農補貼、社保待遇等實現“一卡通領”,線上線下融合、跨行業、多元化的社保卡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寬。(記者 梅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