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首府建設
——訪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包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作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如何聚焦高質量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堵點,抓好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記者採訪了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包鋼。
包鋼說,呼和浩特要以“首善之地”的標准,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首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出台了《中國共產黨呼和浩特市委員會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決定》,印發了《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意見〉的任務清單》,圍繞服務辦好兩件大事和闖新路進中游目標,梳理出168項承接頂層設計任務和44項重點改革事項清單,由市委牽頭抓總,按照事權明確實施主體、壓實改革責任。特別是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作為制定改革措施的基本內容、審核改革的前置條件、評價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尺,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二是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我們堅定不移抓工業經濟、實體經濟、民營經濟,“六大產業集群”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突破90%。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完全市場化運行,乳制品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已建在建算力規模達到8.4萬P,大模型訓練總參數量超過萬億,寒武紀、中芯富晟、顯鴻科技、派瑞特氣等項目填補了我區芯片生產空白。低空經濟產業示范園正式運營,北斗應用、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29個總部創新項目入駐北斗大廈。空天跨尺度計量基准大科學裝置啟動實施,依托乳業、草業等技術創新中心開展31項國家和自治區級科技攻關項目。下一步,將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完善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乳業、化工等傳統產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健全綠電結算、綠証核發和交易機制。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加快推進低空空域改革,打造低空經濟總部集聚區。完善生物醫藥產業培育機制,加快布局生命科學、合成生物等產業。制定鼓勵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產業佔有一席之地。
三是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圍繞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定位,我們充分發揮首府開放樞紐作用,建成沙良、鐵通兩個海關監管場所和白塔進境冰鮮水產品監管場地,創新開展綜合保稅區與天津港陸港聯運,發運中歐(中亞)班列94列,同比增長176%。1—8月份,全市進出口總額達到151億元,同比增長31%。下一步,將全力申建中國(內蒙古)自由貿易試驗區呼和浩特片區,推動國際陸港、空港、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特別是圍繞高效便捷通關,在規則、規制、管理和標准層面加大創新力度,加快形成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營商環境,打造制度型開放高地,健全服務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工作機制。同時,完善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機制,加快建設“首府都市圈”,推進呼包同城化,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合作,特別是深化“京數蒙算”合作、“和林格爾-北京-蕪湖-貴安”算力一體化協作,啟動運營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多雲算力資源監測與調度平台。
四是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由1296項精簡到405項,進入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城市行列。143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園區,實現園區事園區辦。新增民營企業1.75萬家,達到13.3萬家。獲批設立自治區首個知識產權法庭和國家級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調整權責清單、辦事指南,推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切實把政府該管的事管好,不該管的放給市場,依靠市場化手段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理水平、服務群眾水平。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以業績為導向的國企薪酬激勵約束機制,健全虧損國有企業整治和低效無效資產處置機制。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依法平等長久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
五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我們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民生領域改革力度。建成投用中小學、幼兒園69所,新增學位5萬個。公開招聘、人才引進補充年輕教師3947人,其中985和“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佔比達到32%。拿出150個中高級崗位建立市級崗位“周轉池”。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獲批北大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內蒙古醫院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5個國家醫學分中心。藥品、醫用耗材集採平均價格降幅分別達到50%、60%以上。出台《關於全面提升首府城市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實施意見》以及街道辦事處工作條例、物業管理條例、接訴即辦工作條例3部法規。新成立9個區域服務中心、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有的356個社區調整為450個、原有的6608個網格重新劃分為5880個。落實“三崗十八級”薪酬體系,專職網格員工資由之前的2000元增長到3698元,並暢通了社區干部晉升通道。在2022-2024年實施三年十萬大學生留呼工程的基礎上,接續啟動2024-2026年三年十五萬青年留呼行動,分三期建設總規模約210萬平方米超大型“青年社區”,為留呼人才提供良好環境。下一步,將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補短擴容提質,讓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記者 陳春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