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教育家精神 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內蒙古教師隊伍量質齊升

9月5日,在第40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編辦、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內蒙古推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情況。
據介紹,一直以來,全區教育系統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大力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著力鍛造一支躬耕北疆、能力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截至2023年底,全區各級各類教職工41.02萬人,專任教師人數31.77萬人,佔比為77.5%,專任教師總數比“十三五”末期的2020年增加2.4萬人,增長8.2%。其中,本科以上學歷專任教師佔比達84.2%,增幅12.8%。全區教師隊伍的整體數量和學歷結構進一步提升。
為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今年以來,自治區教育廳開展清理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專項整治行動,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目前,自治區已印發社會事務進校園准入標准,公布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白名單,建立監督舉報核查機制,設立自治區教師減負投訴舉報監督平台,全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均公布了減負監督舉報電話。下一步,自治區教育廳將進一步加強對各地相關落實工作的持續督導,防止執行不力,流於形式。
為大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堅持高位推動、對症施策,以“組團式”幫扶為引領,依托京蒙教育協作,推動內蒙古教育薄弱地區的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管理和整體育人水平都得到明顯提升,為促進內蒙古旗縣及以下中小學校與城區學校協調發展、加快縮小教育差距、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
為進一步激活教師隊伍活力,自治區黨委編辦通過統一城鄉編制標准、有效盤活編制資源、推行編制資源周轉機制、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等措施,優化調整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通過按照標准科學核定高等學校人員總量、合理確定高等學校人員編制結構等,推動高等學校人員總量管理改革﹔通過重新修訂區直人才編制意見、統籌“綠色通道”引進人才和使用空編計劃等,常態化保障高等學校用編需求。
為持續暢通教師發展通道,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本著“以人為本、教育優先”的思路,通過為各類教師提高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用特設崗位引進急需緊缺優秀教師、用定向崗位留住扎根基層的優秀教師、職稱評審向基層優秀教師傾斜、職稱評聘向高等院校用人主體充分放權等措施,對教師群體關心的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制度保障,助推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劉志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