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安全便捷 用電持久穩定 路網四通八達 信號暢通高速
內蒙古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見功效

“這條‘搓板路’修好后,從警務室前往銀根蘇木的時間將至少縮短一小時。”金秋時節,看著眼前壓路機不停運轉的繁忙景象,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銀根邊境派出所戍邊夫妻警務室的民警徐乃超滿懷期待。
該警務室距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300余公裡,附近有8戶牧民居住。由於當地水質不佳,喝上“甜水”是他們的迫切願望。
“不光修了路,自來水管道也鋪著呢,大家馬上就能喝上‘甜水’了!”讓徐乃超激動不已的變化,得益於內蒙古深入推進的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
內蒙古有36萬平方公裡邊境管理區,邊境線綿延4200多公裡。為堅定不移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自治區黨委高位推動、統籌謀劃,2023年在全國邊境省份中率先啟動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行動,當年見成效,這一做法在國家強邊固防工作推進會上作了典型交流。自治區出台的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緊扣邊防部隊需求,在補齊民生服務短板、提升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營造抵邊生活“拴心留人”環境方面做出明確部署。
一年多來,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各項建設任務加速推進。在飲用水保障建設方面,圍繞建設飲用水源工程、強化應急供水保障、提升飲用水質標准,讓邊境群眾從“有水喝”邁向“喝好水”的新時代﹔在供電保障建設方面,擴大電網覆蓋、配套風光互補供電設施,提升邊境地區供電保障水平﹔在交通建設方面,加強執勤交通設施、抵邊公路、鄉村公路的建設,升級口岸公路的建設,邊境地區構建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在通信設施建設方面,加強移動網絡深度覆蓋、貫通有線傳輸網絡、提升應急保障能力,解決邊防部隊、執勤哨點和農牧民通信需求的同時,提升了邊境綜合治理效能。
為確保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行動全面推進,自治區邊防委建立了推進邊境地區“水電路訊”建設工作溝通調度機制,並加強相關部門的資源統籌和融合銜接,切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全區累計有61個哨所和1.6萬邊民的用水困難、63個哨所和1.8萬邊民的用電難題得到解決,貫通等級公路、巡邏路520公裡,鋪設光纜2471公裡,新建通信基站208個,實現邊防哨所移動信號全覆蓋,331國道4G信號覆蓋率從47%提高到74%,邊境一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正在加快改善。(記者 安寅東 通訊員 孫彥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