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內蒙古開放大學

助力鄉村振興 助推地方發展

2024年08月30日12:0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開放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片區辦學經驗交流研討活動。

開放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片區辦學經驗交流研討活動。

內蒙古開放大學組織“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學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內蒙古開放大學組織“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學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國家開放大學自2004年實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以來,體系聯動,培養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鄉村振興本土人才。國家開放大學各分部因地制宜推進項目落地,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人才培養經驗做法。作為“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決定開展“開放大學服務鄉村振興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片區辦學經驗交流研討活動”。此次活動於8月27日至30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舉辦,由國家開放大學、內蒙古開放大學主辦,錫林郭勒盟開放大學承辦,邀請華北、東北地區分部共商開放大學服務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問題,旨在進一步總結辦學成效、互學互鑒,推進項目可持續發展。內蒙古開放大學自承接項目以來,充分發揮自身系統與資源優勢,踐行教育使命,助力鄉村振興。

  深耕基層 為鄉村振興培育領頭人

  作為帶領民眾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性主導力量,如何為鄉村振興培育領頭人引起政府與學界的廣泛關注。內蒙古開放大學二十年深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持續為鄉村振興培育大批基層骨干力量。截至今年8月,全區累計招生3.7萬人,目前在籍生8700余名,覆蓋全區12個盟市,累計培養出2.6萬余名鄉村振興領頭人。這些骨干力量不僅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還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帶動了周邊群眾,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內蒙古開放大學作為國家開放大學“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首批試點實施院校,自2004年以來,眾多基層工作者通過該計劃實現了能力與學歷的雙提升。通過現代遠程教育,這些來自基層的學員能夠在不離鄉、不離崗的情況下完成學業,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2011年進一步明確要服務於嘎查村“兩委”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青年農牧民學歷提升。2020年在內蒙古開放大學的積極推動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多部門聯合,助力項目深入推進。同時,各盟市分校也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如錫林郭勒盟開放大學利用“雲班課”APP打破學習空間時間限制﹔通遼開放大學通過追蹤調查畢業生,有計劃地針對農牧民需求開設新專業。2021年學校被評為國家開放大學“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招生先進單位與優秀教學單位,其辦學經驗在媒體上得到了廣泛宣傳,為全國類似項目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緊貼需求 為鄉村振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作為自治區“求學圓夢行動”項目的重要實施單位,內蒙古開放大學在推動農民職業素養和技能提升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自2018年自治區總工會和教育廳聯合發布“求學圓夢行動”啟動方案以來,內蒙古開放大學主動對接行業企業,支持引導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產中。項目實施以來,已有至少1.3萬人通過此項目獲得學歷,其中3000多人來自貧困縣,項目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教育扶貧特色項目。

  2022年以來,為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新路徑,內蒙古開放大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2022年以來,學校共計獲得國賽銅獎1項,區賽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3項,農民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得到有效提升。

  面向未來 為鄉村振興培育新質人才

  今年3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就如何培養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答記者問。懷部長提到:發展新質生產力,更需要一大批全面發展的、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於“一大批全面發展的、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發展終身教育,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事實上,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是內蒙古開放大學一以貫之的辦學目標。除上文提到的開放教育,學校還大力推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和特殊教育,以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2022年,為進一步推動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職業教育三教融合發展,學校積極推動體系建設工作。截至2024年8月,內蒙古開放大學依托各盟市分校建設社區教育教學點353個、職業院校社區教育教學點24個、鄉鎮社區學校108所﹔建設社區老年學校271所,職業院校老年教育教學點70個。所建設的教學點集中在農村牧區,旨在滿足廣大農牧民的終身學習需要。此外,為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2016年以來學校在全區嘎查、村或社區共建設“開大書屋”506家,總計投資600余萬元。書屋的建立不僅滿足了居民的閱讀需求,還通過組織讀書會、講座、培訓等活動,成為了當地社區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注弱勢群體 賦能內蒙古鄉村社會的全面振興

  在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方面,內蒙古開放大學也積極服務弱勢群體,尤其是在特殊教育領域。截至今年8月,學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663人,累計招收本專科學生3021人。除學歷教育外,學校面向弱勢群體的非學歷教育培訓也取得顯著成果。根據《“十三五”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行動方案》精神,內蒙古開放大學承擔了“殘疾人青壯年掃盲項目”,在全區5個盟市特別是貧困農村牧區開展掃盲培訓,累計完成800余人的“掃盲”培訓任務。

  通過多年的努力,內蒙古開放大學在助力鄉村振興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學校將繼續秉持“人之成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國家政策和地方需求,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賦能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共同富裕的實現貢獻智慧與力量。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