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內蒙古扎賚特旗:打造特色村 引領文明風

2024年08月28日15:55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最近資金有點緊張,我想用點貸款,我們古廟村是信用村,也不用去營業網點辦理,直接在手機App上就能辦理,利息也十分的低,我們是真正得到了實惠。”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古廟村村民張洪來說。

張洪來“觸手可得”的信用貸款背后是好力保鎮古廟村2023年榮獲全盟首家“信用示范村”稱號的“特權”。然而,這份“特權”來之不易,是通過全村人民連續12年來無不良貸款記錄換來的。這份榮譽為村民帶來了低利率、高額度、辦貸流程簡便等惠農金融政策,使誠信建設成果真正受惠於民。

今年,扎賚特旗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推進城鄉一體文明,在各蘇木鄉鎮開展“一村一特色 文明沐農家”移風易俗特色村培樹活動。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強”領導、“正”鄉風、“重”誠信、“富”百姓為載體,營造了“人人重信用、講信用、守信用”的良好氛圍。

而“信用有價、守信光榮”的誠信建設成果遠不止於這一個鄉鎮。

確認信息、面部識別、面簽業務……一會兒的功夫,寶力根花蘇木永發嘎查村民李佔福和妻子便在農村信用合作社辦理完了貸款。據了解,自永發嘎查“信用村”的名頭打出去后,信用戶便實現了用“美德”換“信貸”,不僅貸款辦理方便快捷,而且利息低、使用方便。

“結合鄉風文明評議與信用等級評定情況,開發具有一次核定、隨用隨貸、控制余額、周轉使用等特點的惠農貸、利民貸、農資貸,一次授信,授信三年,循環使用,助力‘信用+移風易俗’的聯動。”扎賚特旗農村信用聯社寶力根花信用社副主任張洪杰說。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入腦入心,扎賚特旗深入挖掘鄉村文藝能人,培育選樹文化村長,充分利用“村TV”“逐夢鄉村 我們的舞台”等載體,組織文藝志願者深入群眾,創作編排出節目,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理論政策送到群眾身邊,在潛移默化中推進移風易俗。

“惡俗婚鬧不文明,移風易俗樹新風﹔生前孝敬要做到,厚養薄葬盡孝道……”近日,在阿拉達爾吐蘇木圖門嘎查,一場主題為“倡導移風易俗 弘揚時代新風”村TV文藝匯演活動讓宣講員和群眾們聚到了一起,將移風易俗宣傳與文藝演出相結合,為群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

活動現場,以獨唱、好來寶、舞蹈等節目表演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引得台下觀眾掌聲不斷。在宣講環節,《移風易俗好村風》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方式倡導不講排場、不比闊氣,拒絕鋪張浪費,厲行勤儉節約。“這次村TV活動內容非常豐富,不僅觀看了演出,還讓我們對喜事新辦、喪事從簡、抵制高價彩禮等有了新的認識,深刻認識到倡導移風易俗是減輕我們老百姓負擔的大好事。”阿拉達爾吐蘇木圖門嘎查群眾麗麗高興地說。

據了解,今年扎賚特旗以多種形式開展“一村一特色 文明沐農家”移風易俗特色村培樹活動。通過開展宣傳宣講、推進志願服務、創新社會治理等方式,設立黨群連心驛站、板凳課堂、格桑花文化小院﹔通過建設家風家訓一條街、組建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開展“忠厚傳家遠 家和萬事興”等典型宣傳宣講活動和入戶義診、愛國主義教育、全民閱讀等系列活動﹔通過開展鄉風文明評議,舉辦“講信用、守信用”系列誠信建設主題宣傳活動。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全旗鄉風文明程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下一步,扎賚特旗要結合本地風土人情,孵化出一批主題小品、曲藝等優質文藝作品。同時發揮‘屯不錯’、鄉賢等典型人物帶頭作用,帶頭落實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報備制度,持續推動健康向上的社會文明新風尚在扎賚特旗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扎賚特旗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曉凱說道。(王文亮)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